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四大误解

Mr.zhuMr.zhu2025-04-21 17:32:20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2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由来已久,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起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添加剂认知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四大误解。

误解一

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

本次调查显示,62%的消费者认为“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长期大量”其实是外行话,真正懂食品安全的专家不会这么说。比如在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时,要充分考虑“终生、每天、大量摄入”的极端情况,因此网络上所谓的“长期大量摄入有害健康”几乎不可能出现。此外,国家标准在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时也是“算总账”,因此大家担心的“叠加效应”也涵盖在内了。

误解二

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

比人工合成更安全?

本次调查显示,70%的消费者认为“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罗云波表示,这种想法可能与人们普遍存在“化学恐惧症”有关,但不论是天然来源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物质”,在管理上也是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方法和准绳去评估其安全性。因此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同样安全的,无论何种来源。

误解三

“0添加”“0防腐剂”更安全?

本次调查显示,66%的消费者认为“0添加”“0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出,“0添加”“0防腐剂”是典型的恐慌营销,利用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不信任,反过来也进一步强化了“食品添加剂有害”的认知。实际上,“0添加”“0防腐剂”并不会更安全,有时还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作用,可能对其他产品形成污名化和不正当竞争,不利于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误解四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食品添加剂?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两种典型的违法添加物,然而本次调查显示,仍有近8成消费者将其误认为食品添加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只有政府批准使用的才是食品添加剂,未经批准而使用的是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混淆了食品添加剂与违法添加物。尽管政府有关部门、专业界和食品行业围绕食品添加剂已经做了大量科普,但很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建议专业界进一步加强传播策略研究,让科学知识和理念真正做到“入耳入心”。文/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

猜你想看

北京植物园一日游
回锅肉怎么做才好吃?来看看传统的川菜做法,肥而不腻,真解馋
牛津大学、北大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
家里的墙纸墙布脏了,怎么清理?可以直接用湿布擦吗?为什么?
空气循环扇和传统风扇怎么选?别再被商家忽悠了
五个养车技巧
虾线到底能不能吃?30年大厨说漏嘴:其实大虾不能吃的是这些地方
职场怎么穿搭才温柔好看,试试“半裙+白衬衫”,简单大方又干练
好几千元的电动升降桌到底值不值得买?
20块钱一瓶的水是不是智商税,自来水加工的瓶装水能喝吗?
魅力吊带搭配,修身有气质,凸显甜美女人味
联合国认证的“世界美食之都” 园子比苏州好逛
53度一瓶难求, 43度却放在超市里积灰!两款飞天茅台究竟差在了哪里?
长串为什么是108颗
一图读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乐观主义女性长寿概率较高
你知道火车票都有哪些开头字母吗?这些字母又有什么意思?
葡萄酒为何加二氧化硫
为什么不建议普通人今年买车?业内人士 告诉你三个主要原因
夫妻离婚时,一方不同意咋办?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