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的“湿气”

Mr.zhuMr.zhu2025-05-21 14:34:17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4

看中医的时候大夫总说某人湿气重,那么湿气是什么?哪里来的湿气?

湿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一说到“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水、潮湿这些字眼。湿的确是水的一种状态。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邪气,都称为湿邪。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农历六七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

外湿与内湿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运,脾为湿困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运化失职,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脾主肌肉,湿困肌肤则头身困重。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水谷不能运化,脘痞纳呆,腹胀,大便不爽湿性黏腻,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

湿邪为患,还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

在疾病的过程中,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从热而化的病理变化趋向。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如下:如果感邪性质或环境不同则趋向不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或天暑地蒸,或嗜食酒酪所致,湿邪多从热化;而居于阴冷卑湿之地,或嗜食生冷所致,湿邪多从寒化。如果体质有差异则趋向不同,凡阳虚之人,一旦感受湿邪,湿易从寒化,成为寒湿之证;而阴虚之人,一旦感受湿邪,易从热化,成为湿热证。如果脾胃状态不同则趋向不同。素体脾胃虚弱者,感湿易从寒而化;平素胃中积热火盛者,感受湿邪易于热化。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治疗这些疾患都如同隔靴搔痒。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现代很多疾病都跟湿邪有关。

(作者王红蕊系北京朝阳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猜你想看

你知道吗:这些家电品牌,其实都是“一家的”
掌握这些珠宝专业名词,你也可以秒变行家
研究称宇宙膨胀速度比原有科学模型预测得更快
汽车入秋后的保养注意事项你都清楚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网上卖茶?网购茶叶靠谱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车上的定速巡航与自适应定速巡航,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王者荣耀:最强打野教学,让你不再迷茫!
你了解人体的基本知识吗?
夏季汽油和冬季汽油的差别你知道吗?
北京哪的烤鸭最好吃?经过评比,这6家店铺比较出名,你去过吗?
人死债消,还是父债子偿?《民法典》有答案!
正确护肤手法你掌握了多少?
看4k电视用多少兆宽带?
秋天多吃七道菜,养肝润肺身体好,大人小孩都爱吃,好吃不贵
晚不睡早不起“双杀”阳气 如何补回来专家给答案
鲜花的礼仪象征,你最喜欢哪种花语
房贷40万已还6年,剩32万本金,提前还款划算吗?
正确的方法来降低你的发际线,以防止自己变得秃顶,更显年轻
筱崎爱:30岁日本写真模特童颜,魅力四射
冬季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养什么植物?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