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子女年满八岁 跟谁自己决定

Mr.zhuMr.zhu2025-05-20 12:40:3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186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但当父母走上离婚的道路,孩子的抚养权会成为焦点,夫妻间的子女争夺战经常上演。孩子到底归谁?学历高、条件好就一定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吗?2021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给出了答案。

河北区人民法院法官吴凤侠介绍,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该条与现行《婚姻法》的规定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设置了3个年龄段,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个阶段是“两周岁以内的子女”,法律规定“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那一定是由母亲抚养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法律只是规定了一般情况下是由母亲抚养。现实中会存在特殊情况,比如母亲此时患有重疾,生命堪忧没有精力照看子女,或者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有可能发病时伤害子女等。此时,子女不宜由母亲抚养。

第二个阶段是“已满两周岁、未满八周岁的子女”,法律规定“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来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改变了以往可能还会考虑父母双方利益的做法,完全站在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那如何体现“最有利”这一原则呢?法官裁判时会对父母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比如是否有稳定的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让子女生活无忧、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否有良好的品行、有无可能影响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不良嗜好和言行、是否有家庭暴力倾向、老人帮助照顾未成年子女的参与度等,都是法官衡量的标准。

第三个阶段是“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法律规定“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也就是说,当父母双方争执不下时,要让未成年人自己向法官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因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离婚产生的影响,已经有了识别、判断和预期能力,可以自己独立做出更愿与谁一起生活的真实意思表示,该意愿将是法官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的重要依据。

本报记者 李倩

来源: 今晚报

猜你想看

红薯与紫薯,除了颜色究竟有啥“区别”,怎么做才好吃?
民警的警号到底能不能强行拍摄?法院判了
北京潘家园古玩行十大规矩
TikTok的运营计划如何定制?如何突破流量&涨粉?
世界上最昂贵的九块男士腕表——百达翡丽只排第三
北京小客车的梦想即将实现,新的规划和过程你清楚了吗?
2021年电视剧收视排名,第一名收视率高达2.691%,你看过几部?
石英表哪个牌子好?石英表机芯都有哪些?
一文带你了解软件著作权
离职后单位忘停社保,可否主张员工返还?
2013年的飞天茅台,该怎么喝?还是应该继续收藏?
27岁田曦薇最新写真,软软萌萌,太美了!
为什么“拉菲”那么贵?1982年产了多少拉菲酒?快40年了还没喝完
什么病挂什么科,医生呼吁:请把这张表转给需要的人
八个驾驶好习惯
聚酯纤维和棉哪个好,怎么区分聚酯纤维和棉呢?
如何巧用后视镜判断车距?详细图解大全,新手司机必备攻略
HR必须避免的10大法律风险
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到底谁更低?这样算笔账就知道了
全国哪里的小米最好吃?请认准这5个小米产地,再也不怕买错了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