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地球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成因

Mr.zhuMr.zhu2025-05-14 18:46:3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254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图片来自中国科大

下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圈层之一,深度范围约为660-2900公里,其体积和质量占比高达55%和52%,是地球演化的压舱石。近年来发现在下地幔存在包括大尺度(几百至上千公里)的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和小尺度(几公里)的散射体。尤为著名的低速异常体是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其横向和径向尺度可达上千公里。这些异常体的成因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和其它类地行星相比,地球内部的板块可以俯冲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将洋壳带至地幔深部,从而可能导致下地幔形成化学物质不均一性。课题组早前的研究表明,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地震学观测到的下地幔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但不可能导致LLSVPs的低剪切波速。

科研人员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在下地幔发现的多尺度不一的异常体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物质,而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很可能是由于早期岩浆演化形成的含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分解成极度富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导致的。

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猜你想看

99张周也高能量头像集1(可存)
女人想要养成干净少女肌,这五个护肤雷区要避开,皮肤紧致更白皙
南美十二国签证详解
C1增驾A1要多久?戳这里立刻了解
在哪里开失业证明?
茅台飞天和茅台迎宾酒有何区别?
31省份2022年平均工资公布!这类人平均工资超20万→
单位通过微信、短信通知辞退员工,能否作为违法解除的证据?
为啥新车都不带挡泥板?是偷工减料吗?车企:我敢装,你敢买吗?
雨雪天开车开雾灯还是双闪,别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这8个指示灯,一个亮起就赶紧停车(附200个故障灯图解)
北京夏天避暑乘凉一定要来这儿!天然空调凉爽还洗肺~
邹静之的名言
什么时候是一个员工离职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高档车都用宽轮胎,普通车都用窄轮胎?
茶叶怎么泡都不好喝?教你3个小妙招,让你泡的茶也可以甘醇适口
“五一”假期火车票今起开售 这些城市最热门
人的一生到底经历多少,才算完整,或许你就是平凡度过的,认同吗
王丽萍的名言
早餐别吃包子面条了,6道营养早餐,全程手不沾面,做法简单易学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