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吃多了会致癌?鸡精比味精更好?一篇全都告诉你…

Mr.zhuMr.zhu2025-05-11 08:40:32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98

本文专家:窦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

味精曾和食盐、酱油、白糖一样,同属于家家户户必备的厨房调味品。

但当下的生活中,人们一边吃着味精,又一边怕味精:

吃味精,会致癌?鸡精比味精更健康?

越来越多的家庭里,味精慢慢地消失了!

那么味精真的会致癌吗?鸡精一定比味精更健康?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什么是味精?

上世纪日本人从海带中提取出谷氨酸,将其取名为“味之素”。

20年后,中国化学家吴蕴初使用水解法生产出谷氨酸,将其称为味精。

所以,味精是用大米、玉米、小麦、甘薯等粮食作物进行微生物发酵后再提取、精制,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

味精的鲜度极高,能刺激味蕾、增加食品的新鲜风味,常添加于汤料和肉制品中。

味精进入人体后可以被消化吸收,并参与到正常的新陈代谢中,其分解产生的谷氨酸,虽然不是必需氨基酸,但也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

味精致癌,比盐和糖更可怕?

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味精致癌,味精比盐和糖还可怕。

有传言称,当温度超过100℃时,味精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健康甚至致癌。那么,这是真的吗?

科学解释:

味精中约含有80%~90%谷氨酸钠,在过长时间的高温烹饪时,确实有一小部分谷氨酸钠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但这个比例非常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建议菜肴出锅前加入味精,主要是更好地保持味精的完整性,以保留更多的鲜味,但这并不代表 “高温使味精致癌”。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组织规定,味精的ADI(每日容许摄入量)是0mg~120mg,即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量不超过120mg。

但1987年和2004年再次评估后,将安全摄入量改为“无需限制”。

而且国际上许多权威机构都做过味精的各种毒理试验,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味精在正常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有任何危害的依据,即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为“在现在的使用量、使用方法条件下,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没有任何障碍”。

鸡精比味精好?

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其主要的成分就是味精(含量40%)和盐,此外,还有少量的助鲜剂核苷酸、鸡肉提取物、淀粉、膨化剂、香精、色素等。

可见,鸡精的主要原料仍然是味精。

有些人误认为,鸡精的成分相对较多,所以鸡精比味精更有营养价值。

这可就错了,因为味精是单一的谷氨酸钠,而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鸡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既然没有什么区别,日常做菜过程中又该如何使用呢?

放了鸡精味精,还放盐吗?

从烹饪的角度看:“盐味百味之王”,如果盐不到位,其他的味道也无法体现出来。

味精的鲜味只有与食盐并存时才能显出,所以在无食盐的菜肴里(如糖拌菜)不宜放味精。

从健康的角度看:为了防止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为5克。

有些人在炒菜时,放盐很节制,但放起味精来就大手笔了。

殊不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5克味精的钠含量相当于1克盐的钠含量。

所以,如果菜肴里已经放了较多的味精,应尽量少放盐。

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但是因为味精不咸,所以很容易食用过量而察觉不到。

特别提醒,这几类人群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

比如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减少味精和食盐的摄入。

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谷氨酸钠是在碱性溶液中会转变成毫无鲜味的物质,并具有不良气味;在酸性溶液中,则不易溶解,并对酸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谷氨酸钠的最适使用浓度为0.2%~0.5%,最适溶解温度为70℃~ 90℃。因此,在使用味精时应注意:

糖醋味的菜肴、酸汤类菜肴不宜使用味精。

菜或汤即将出锅时再加入味精,这样既不破坏味精,又使味精能迅速的溶解在汤汁中,产生鲜味。

拌凉菜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将味精溶解,再拌入菜肴。

在本身含谷氨酸钠较多、鲜味极好的菜肴(如炒鸡蛋、用鸡或海鲜炖制的菜、用高汤烹制的菜)中就不必再添加味精。否则,不仅浪费,还会影响菜肴的天然鲜味。

综上所述

“高温使味精致癌”并没有科学依据

味精和鸡精本质上没有区别

还有如果菜肴里已经放了较多的味精

应尽量少放盐

建议出锅前加入味精

来源:科普中国

猜你想看

“1升汽油”等于多少公斤?如果这都不了解,就别自称为老司机
神仙道3攻略大全,入门技巧解析
“老得慢”的男人,大多有5个好习惯,你能坚持几个?
即热式水龙头靠谱吗?值得入手吗?我用了一年,谈谈真实感受
八角是香料大王,记住这4种菜不能放,否则汤腥肉不香,白白浪费
河南人到底有多爱吃面?盘点河南13大名面,看看你都吃过哪几种?
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有哪些?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别不好意思,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电子驻车很多车上都有,带你解锁它的隐藏功能,别到卖车还不知道
刹车时到底要不要踩离合器
君子兰容易枯萎不好养?学会播种繁殖的方法,自己也能培育小苗
黄油到底是什么油?为啥我国产量不高只能靠进口,看完长见识了
买新车不知道怎么选?按照三买三不买的原则,肯定没有问题
跳绳能减肥吗,主要瘦哪里
小学教师的10级工资表正式出炉,大家认为怎么样?
同事爱聊八卦怎么办?不回避、守底线、有分寸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最低一年15,000还要继续交吗?
选牙膏远离“误区”
中国到底哪里的枇杷最好吃?
最筒单实用的左右车轮位置判断方法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