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是科学还是玄学?

Mr.zhuMr.zhu2025-04-29 23:08:48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36

近年,大家学会了看成分表选护肤品,然而,走的弯路和交的学费还是不少。于是,大家又开始迷惑了——

护肤,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玄学?

 

护肤当然是科学,那么既然是科学,就必须经得起质疑和论证。

基于此,面对用户群体的认知误区,从业人员有必要尽可能地耐心纠正,否则,随时会把护肤带到玄学范畴。

 

在关注成分的朋友们的认知里,成分在护肤品里起着关键作用。但为何有些护肤品的配方很像,使用效果却相差很远?

我们将护肤品比作菜肴,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番茄炒鸡蛋,食材都一样,卖相很不同:

 

 

夸张点的还有:

 

采用相同食材,采取不同工艺(蒸)加工:

 

我们需要知道,护肤品的实际效果是由【什么成分】+【成分原料的品质】+【组合成分的配方】+【制作工艺】共同决定,不能只看什么成分。

就像一道菜,最终味道是由【食材种类】+【食材品质】+【菜谱做法】+【厨师技术】共同决定。

哪怕是最简单的番茄炒鸡蛋,食材也一样。只要不是精细的标准化生产,每一次出品的味道都或多或少有不同。化妆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的把控,就好比厨师在烧菜的一套经验组合拳,就算你遵照厨师的菜谱、选用相同的食材来做菜,但是出品的味道、口感甚至卖相都会有差距。

除此以外,你还需要知道——

合规合法的成分在INCI里都会拥有一个名字。

INCI是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的缩写。INCI名称通常与系统化学命名法或是其他更常见的俗名有很大的差别。在某些情况下,化妆品的INCI名称和化学名称类似,但是有些情况下,却是千差万别。

它的准确性在某些情况下不高,会出现不少同名不同料的情况,所以相同的成分名称,有可能对应的是不同东西。

同名不同料的重灾区是植物提取物。很多时候,叫XX提取物的东西,由不同原料供应商通过不同工艺提取到的产物会有很大差别,纯度和浓度也大不一样。

 

相同成分的功效需要配方里的其他成分相互促进。

在某些成分党眼中,仿佛功效和成分是划等号的,化妆品里面其他东西似乎都没有用。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配方是成分的载体,很多时候,成分的功效需要配方的促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例如,某配方中含有主打成分A,发挥着主要功能;

添加成分B保护成分A;

添加成分C,增加对A的导入;

再加上D,调和A、B、C带来的刺激性;

叠加E,提升使用感。

配方是商家的核心机密,一般都是经历大量实验才发现的。难以掌控的复配关系是成分党们容易忽略的要点之一。

 

即使成分排序一样,含量也可能不同。

根据国家法规规定,如果成分在配方中的含量高于1%,那么需要按照浓度排序。而对于低于1%浓度的成分,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品牌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排序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把活性成分放在前面,把防腐剂和香精放在后面。

你看到的配方表,可能是包装出来。

有些产品的成分列表非常长,特别是各种提取物多得数不完。这时,部分成分党们就会觉得这类产品用料足、功效多,商家诚意满满。

其实不然。

上述成分列表反而是没有诚意的商家故意包装给用户看的,在业内,商家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概念性添加”。虽然配方成分相同,但是0.1%和0.0001%的功效差异就不是一般大。

看着相似的配方,达不到相似的效果,可能缺失了核心成分。

例如“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是许多国际大牌明星产品成分列表常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近年在国内出现了滥竽充数的产品,先前有商家被扒皮,添加了名称相似的“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来迷惑用户,打着“平替”的噱头吸引用户购买。

 

最后聊配方技术和制备工艺。

在配方技术里,乳化体系、防腐体系、抗氧化体系、促渗体系、输送体系等每一项选择都很考验护肤品配方师的功力,如果其中一环出问题,功效都非常可能大打折扣。

而生产工艺对产品的影响或能达到60-70%。好的生产工艺能使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功效加倍且节省成本。但是生产工艺没到位的话,就算给你王母娘娘的蟠桃当原料也是白瞎。


总之,“唯成分论”的怪圈应该被摒弃。

回到话题最初,为何有些护肤品的配方很像,但使用效果相差很远?

因为好的护肤品,背后都是品牌、研发、原料、配方、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切没有捷径,全靠时间证明。

猜你想看

今秋火了一种穿搭,叫“小香风外套+高腰下装”,时髦显高有气质
我国好喝又便宜的10大白酒,回味甘甜纯粮酿造,你都喝过哪些
电动两轮车“品牌榜”揭晓,前六名品牌都有谁?一次性为你说清楚
接种HPV疫苗后是否就不会得宫颈癌了?专家释疑
关于未来办公室CIO必须要问7个问题
适合卧室养的5种漂亮花,皮实好养状态好,净化空气睡眠好
身份证上的X读什么?不读“埃克斯”也不读“叉”
既不遥远,也不神秘——谈谈雪茄
汽车基本故障手册,请珍藏
社保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
你的跳槽成本有多高?
汽车三者险200万又能怎样,这些钱该赔还得赔,别大意
关于益生菌的认知误区
爆料:买什么普洱茶靠谱?在哪里买普洱茶靠谱?
壶、杯、茶宠都要养,你方法用对了吗?
茶的起源你了解吗?它是如何变得这么受欢迎的?
废旧电动车以旧换新好还是报废回收好?算笔账就清楚!
不同年龄段,对于挑选翡翠的学问可是大有讲究的!
全瓷砖和釉面砖的区别?
春天不可错过的10种野菜,自然清新的味道,比肉还受欢迎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