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忽略的10个泡茶小常识

Mr.zhuMr.zhu2025-05-08 06:47:15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64

经常会有人问,泡茶有没有什么诀窍?

 

其实泡茶真的没什么诀窍,唯手熟尔。

 

喝得多,泡得多,再懂一点常识,自然就练出来了。

 

对于新手来说,有哪些泡茶小常识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呢?总结出这10点。

 

按比例法投茶

 

投茶量直接影响茶汤的浓度,进而影响滋味。那么如何掌握正确的投茶量呢?

 

通常投茶量用克数来表示,多少克茶加入多少毫升水,但在实操中通常做不到那么精确,用比例法会更容易把握。比例法即干茶体积与容器体积的比例。

 

乌龙茶一般占到泡茶容器的3/5;绿茶、黄茶、白茶的散茶通常占到容器的1/3;普洱紧压茶通常占到容器的1/5;红茶通常占到容器的1/4。

 

哪些茶适合先放水再放茶?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默认的泡茶顺序是先放茶,再冲水,专业的术语叫下投法。这种泡法也适合绝大多数茶。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先放水再放茶(上投法)呢?

 

特别细嫩的名优绿茶。

 

举例:等级较高的洞庭碧螺春、雨花茶。这样冲泡,一是避免芽叶被水“砸熟”,二是美观好看。

 

哪些茶用沸水泡?(100℃)

 

①乌龙茶(包括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②紧压茶(普洱茶饼、白茶饼、沱茶、青砖茶、茯砖茶、安化黑茶等)

③老茶(老白茶、老普洱茶、老铁观音、老六堡茶等)

④原料较粗的茶(大宗绿茶、黄大茶、等级较低的红茶等)

 

哪些茶用温度稍低的水泡?(80~90℃)

 

这个温度稍低不是指未煮开的水,而是煮沸后冷却片刻,温度下降了的水。

 

①较细嫩的绿茶

②较细嫩的红茶

③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

④黄茶中的芽茶

 

自来水能泡茶吗?

 

不是不能,而是会影响茶汤滋味。

 

自来水中含氯,在水管中滞留较久,含有较多铁质,直接用来泡茶将破坏茶汤的颜色和滋味。如果是净水器处理过的自来水,可以用来泡茶。

 

日常泡茶可以选择矿泉水。矿泉水保留了一些矿物质成分,水质一般经过检测的也没有问题,泡茶适宜。

 

不建议纯净水、蒸馏水泡茶,这类水,水质虽然纯正,但含氧量少,缺乏活性,泡出来的茶味道失之鲜活。

 

是否要洗茶?

 

洗茶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冲掉干茶表面的浮尘;二是促进茶叶展开(对于条索紧结的干茶和紧压茶来说)。

 

抱着这个目的,我们一般认为洗茶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老茶、紧压茶。绿茶、红茶等可以不用洗茶,但有些人出于卫生的考虑,习惯先洗一遍茶也是可以的,用低温水快速过一下干茶即可。

 

茶水要分离吗?

 

一般在泡乌龙茶、普洱茶时,大家都会习惯性将茶水分离,即用盖碗和紫砂杯冲泡,再出汤至茶杯中品饮。

 

那么泡绿茶、红茶时需要茶水分离吗?

 

玻璃杯泡绿茶、红茶时,无法做到茶水分离,但是不能长时间侵泡,要即泡即喝,以保证茶汤的品质和口感。用盖碗泡时,建议茶水分离。

 

茶渣可以嚼着吃吗?

 

有些人习惯喝茶不小心喝到茶叶时,嚼一嚼再吐出来或者吞下,这个习惯不太好。

 

茶叶中如果有农药或重金属残留,一般会残留在茶叶叶片组织内。像茶树使用的脂溶性农药,不溶于水,不会留于茶汤中,但有可能留在叶片里。所以茶叶的叶片最好不要入口,再说那叶片也不好吃呀。

 

煮茶用冷水还是沸水?

 

建议用沸水煮茶,即先煮水再煮茶。

 

煮茶壶先加入水,煮至沸腾,再置入干茶煮沸。如果是冷水和干茶一起煮,过程很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析出很块,容易让茶汤过浓。

 

茶巾是干什么用的?

 

茶席中的茶巾作用是擦拭茶具外面或底部的茶渍、水渍,但它不是抹布,不可以到处擦!

 

 

“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

猜你想看

湖北十大经典名菜
锂电池保护板电路原理详解
电压从1V到10亿V,都会发生怎样的神奇现象?
撩女生套路大全,屡试不爽
御剑八荒骷髅传奇攻略:新手必看,轻松掌握游戏技巧!
瑞士手表品牌的等级划分,这五个品牌具有不同的意义
如何知道有没有糖尿病?糖尿病的六个紧急征兆,你出现过吗?
家用洗衣机如何挑选?看这一篇就够了!
度数的白酒,为什么有的喝起来辣喉咙,有的却不会?看完涨见识
北京旅游攻略!个人亲测!真实建议反馈,内附详细行程+景点线路
虾皮配什么最好吃?分享4种简单做法,每天吃点,把全家钙补足了
单位不交公积金,自己交公积金怎么交?
把一盒“鸡蛋”放进冰箱,需要几步?
为什么网上卖的葡萄酒很便宜,七八十就可以买一箱,还是进口的?靠谱吗?
宇宙天体距离动辄上亿光年,天文学家如何测量如此遥远的距离?
如何改善风水:提升生活品质的智慧之术
最新手机更换机动车联系方式(2022版)
为何有人感染新冠后“无症状”?最新3万人研究揭示原因
不懂“新三样”,别买电动汽车!
“会穿”比好看更重要!5个穿衣法则,3种穿搭套路,照着学就行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