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付费内推”等求职陷阱?教育部支招

Mr.zhuMr.zhu2025-04-08 08:12:01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500

如何避开“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求职陷阱

教育部教毕业生四招“秘笈”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教育部近日发文,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期务必提高防范意识,牢牢掌握4招“求职秘笈”,避免落入招聘陷阱,实现尽早顺利就业。

当前,正值“金三银四”求职就业黄金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坑”设陷,“付费内推”“有偿就业”“实习生套娃”等乱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教育部提示,警惕求职骗局,不打无准备之仗。

警惕“付费内推”。“付费内推”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在求职中,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

警惕“实习生套娃”。“实习生套娃”是某些用人单位的员工甚至是非正式员工,以单位名义招聘实习生,借此分派自身工作任务骗取免费劳动,或进行“有偿实习”。在求职中,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或就业岗位,避免落入“空手套白狼”的圈套。

警惕“虚假招聘”。“虚假招聘”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虚假宣传,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在求职中,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等都需要谨慎对待。

警惕“非法传销”。“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立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针对相关求职问题,教育部向高校毕业生提出4点建议:第一,使用正规求职渠道。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网站,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获取求职信息。第二,及时核查招聘信息。通过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来确认是否合法注册。通过用人单位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招聘信息,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第三,时刻保护个人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在求职过程中,不轻易将个人证件原件交付他人或泄露银行卡、网银密码,确需提供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时,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第四,坚持运用法律武器。如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第一时间保留证据,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如遇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要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公安部门报警。

猜你想看

什么是王者荣耀中的羊群效应?零和博弈到底是什么?
好用眉笔推荐!
HR教你谈工资!不看准后悔
毕业生别“死盯”体内公务员,比铁饭碗还铁的企业,稳定又高薪
最新!事关你的医保,三部门重磅发文
为何很多灵活就业人员,认为缴纳养老保险,不如自己存款养老?
数说2022汽车召回|德系第一,自主第二,特斯拉召回比新车卖的还多
公司部门解散,要对员工调岗或待岗,员工如何应对?
梁实秋:酒后见人品
围棋基础知识
男人爱上女人时是怎样的?看完他这四个生理反应你就懂了
适合夏季自驾的4条路线,沿途风景美上天,6-8月出发刚刚好
北方冰钓的5个要领,钓到鱼的关键要素
白给你一辆宝马,月薪3000块能养得起吗?看完这个心中有数了
告别灰头土脸,普通人的冬季穿搭指南来了!
驾照快满12分了?学法减分的这些知识您知道吗?
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按揉这几个穴位可预防
波轮洗衣机好还是滚筒洗衣机好?为什么大家更喜欢滚筒洗衣机?
受益一生的20个汽车驾驶技巧,建议收藏!
中国年度十大畅销新能源车型出炉,外资仅有特斯拉上榜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