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温度】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地震专家这么说……

Mr.zhuMr.zhu2025-04-28 14:11:14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72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阚枫韦香惠)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此前不久,四川多地因高温出现干旱。据此,有人引用“旱震理论”,称“大旱之后必有大震”。那么,这种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地震是否可以预测?

震后转移受灾群众。 朱元旭 摄

四川泸定6.8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截至9月5日15时00分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3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5.0-5.9级地震0次,4.0-4.9级地震1次,3.0-3.9级地震2次。

经四川地震专家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磨西断裂附近,为主震-余震型地震,根据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资料,近期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甘孜州公安交警等救援力量正在抢通地震中受损的道路,疏散车辆。 甘孜州公安局供图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在此次四川泸定县地震发生前,中国南方地区出现高温干旱现象。因此,有人在网上提出“大旱之后必有大震”的说法,还引用了“旱震理论”。

今年9月1日,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微信公众号“贵州地灾防治”曾刊载题为《话题: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的文章,称“大旱之后必有大震”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撰写的国别体著作《国语》中记载:周幽王二年(前780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发生地震,岐山发生崩塌。

文中提到,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很大,司马迁《史记》记载说西州三条大江大河都发生了断流,岐山甚至发生了山体滑坡和塌方。

到了现代社会,中国地质学家耿庆国开始系统研究大旱与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旱震理论”。他认为,“凡发生过6级以上大型地震的区域,在地震发生之前的1-3年间,往往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干旱灾害。干旱的地域越广、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那么之后所发生的地震强度就会越大、破坏力也越强。”

震区的道路沿途的垮塌和落石。 四川森林消防供图

专家:尚无科学定论,不能标签化、简单化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数十年来,中国的地震预报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出现了很多方法和理论,这其中,有不少理论都存在争议,很多争议理论至今都没有定论,这也是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对于耿庆国的理论,孙士鋐表示,这一理论本身有较为复杂的研究指标、研究要素和研究方法,不能就用一句“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来标签化、简单化理解,更不能在一次地震发生之后来过分放大传播这句话,在地震预报领域,也不能以一种气象事件来简单进行地震预测预报。

“首先这个理论研究的是严重干旱与七八级强震的关系,不是说跟五六级的这种地震相关;其次,干旱有地域的前提条件,不同地区的干旱和地震无法简单联系。”孙士鋐称。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干旱和地震的关系尚无定论,但孙士鋐称,“有一点我认为是可以肯定的,即我们感受到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肯定有关联。”

对于地震发生的规律性研究,孙士鋐表示,地震在空间上具有相对集中性的特征,地震在时间上也有相对的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

“比如,一个时段集中在四川地区,一个时段集中在甘青地区,一个时段集中在华北地区等等,从全球来看,还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等。就是说,在某一时段内,某一区域可能会集中出现,我们说四川地震多发,也只能说它在一段时间内多发,我们说华东华南地震较少,但也不能保证未来一百年,这一地区就肯定不发生地震。”

孙士鋐说,从地震研究来说,这种规律性现象较为明显,但是要想科学解释这些规律性现象,目前依然比较困难。(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猜你想看

跳槽时,原公司要求留够一个月,新公司需一周内入职,这样解决!
太空中不能用铅笔,也不能用钢笔,这是为什么?
怎么防窃听?常见的反窃听方式有哪些?
工龄越长,退休养老金待遇就越高,真是这样吗?
“夸父”探日怎么探?——专访“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
为什么不提倡个人缴纳社保,5点原因要注意,关系到你的钱袋子
楼房风水中需要尽量避免的九个常见问题!
新能源汽车涉水有安全隐患 长时间泡水后勿启动
饺子馅怎么调才好吃?厨师:记住“3要2不要”,无论拌啥馅都好吃
莫桑钻的亮度偏黑还是偏白更好?
补交c怎么补交?
RVVP2*1.5是什么电线
科学家在地核中发现磁波
阳台是全封好还是半封好?
没打借条,怎么起诉?这里有一份操作指引!
聊聊腻子粉的那些事,不起眼的材料能决定什么?
电动车充电桩如何防雨?
管理中著名的"海恩里希法则"是什么
老板辞退员工的5大管用套路及破解
电动车“每天充电”和“用完充电”,哪个更伤电池?正确做法来了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