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地球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成因

Mr.zhuMr.zhu2025-05-14 18:46:3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58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图片来自中国科大

下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圈层之一,深度范围约为660-2900公里,其体积和质量占比高达55%和52%,是地球演化的压舱石。近年来发现在下地幔存在包括大尺度(几百至上千公里)的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和小尺度(几公里)的散射体。尤为著名的低速异常体是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其横向和径向尺度可达上千公里。这些异常体的成因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和其它类地行星相比,地球内部的板块可以俯冲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将洋壳带至地幔深部,从而可能导致下地幔形成化学物质不均一性。课题组早前的研究表明,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地震学观测到的下地幔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但不可能导致LLSVPs的低剪切波速。

科研人员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在下地幔发现的多尺度不一的异常体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物质,而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很可能是由于早期岩浆演化形成的含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分解成极度富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导致的。

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猜你想看

家里退休老人去世了,按照规定有5笔钱可领,看完记得转告家人
电车,油车,我们该怎么选择,是谁在左右消费者?
黄焖鸭和黄金蛋的家常做法,简单易学味道棒,孩子抢着吃
医保卡可以“揣”在微信里用,怎么开通?教程来了
仰望U8上海车展亮相!109.8万起的自主豪车,德国人看了都羡慕
棉被盖久了不保暖还有味儿,不拆不洗,让你的棉被恢复原样
黄酒明明是纯粮食酒,为啥如今喝得人很少?看完涨知识了!
单位不交公积金,自己交公积金怎么交?
医保断缴三个月余额清零?员工可自愿放弃社保?这些谣言别再信了
民事起诉状(标准模板)
甲型流感有何特点?重点人群如何预防?——医学专家解答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
同样是白酒,为啥李渡酒比茅台还贵,行家:不是一回事,区别很大
“爱因斯坦探针”,首批图像来了!
我国高速为什么最高限速120km/h?多年的疑问终于清楚了
简单快捷鉴别紫砂壶的十个方法
烂在肚子里,也不要和同事说的4种话,知人知面不知心
矿泉水、纯净水、天然水、蒸馏水,到底哪种才能长期喝?
PLC系统设计步骤
不同年龄段,对于挑选翡翠的学问可是大有讲究的!
女性佩戴银手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