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克服时差新方法

Mr.zhuMr.zhu2025-04-18 21:46:12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49

参考消息网9月7日报道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9月5日报道,转换到新的时区从来都不容易。无论你用什么方式出行,严重的时差反应几乎总是伴随着长途旅行出现。

不过,美国西北大学和圣菲研究所的科学家现在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以使时差的影响最小化,并加快倒时差的速度。

当我们体内自带的时钟变得与周围环境不同步时,就会出现时差反应。我们的身体是按照一系列不同的体内时钟运行的,这些体内时钟由不同的外部和内部因素来调节。

人体昼夜节律的终极调节器位于大脑下丘脑内的一组神经细胞中。这一节律调节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它受光线的影响很大。不过,位于人体器官内的一些外围节律调节器对食物更为敏感。因此,在天黑时进食或在夜间接触人造光线,可能会让这些体内生物钟产生混乱,使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周围环境不同步。

当我们前往另一个时区,这种干扰会变得更加严重,你体内的生物钟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重新同步。

有些人喜欢练瑜伽来克服时差(路透社) 

时差不仅在你度假期间带来烦恼,还可能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此前的研究把时差与消化问题、心血管疾病甚至加速衰老联系起来。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体内时钟的紊乱变得更加普遍。这显然是我们应该避免的事情。

目前,我们对人体内生物钟如何相互影响仍知之甚少,这使得研究它们变得很复杂。

最近这份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黄亦彤(音)在一份声明中说:“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特定时间信号或单一生物钟。我们对多个生物钟在相互冲突的时间信号下如何同步的认识,仍存在重大缺口。”

为更多地了解这些互动,黄亦彤及其同事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体内生物钟网络的复杂性。

在他们的模型中,有两组振荡器,其中一组由食物控制,另一组由光线控制。除了受这些外部信号的影响外,两组振荡器还可以互相影响。

研究小组利用这一模型发现,某些因素(比如对光线的敏感度较低以及在各个振荡器之间传递的信号较弱)会使这些系统之间的干扰变得更加极端。有意思的是,这些因素都是衰老的常见症状。

他们还找到了在振荡器受到干扰后更好地使它们同步的方法。

黄亦彤说:“到新时区后,早上吃一顿量比较大的饭,有助于克服时差。我们不建议不断改变进餐时间安排或夜里吃饭,因为这可能导致体内生物钟不一致。”

他们的研究结果9月5日发表在美国《混乱》杂志上。

报告作者们接下来希望研究哪些因素能增强人体内生物钟的韧性,以便就第一时间预防时差、使老年人昼夜节律系统保持健康,提出建议。(编译/马丹 选报/张熠柠) 

猜你想看

2022年不用漂发色推荐超显白染后可以撑更久发型
湖南“五大怪菜”,都是本地人的心头爱,外地人:真敢吃
10个痛风9个男?为什么痛风偏爱男性?
多巴胺穿搭的快乐,到底是什么带来的?
芒果怎么晒干保存?教你制作好吃的芒果干
全国公认最好喝的10大酱香酒排行,内行人都在喝,你喝过几款?
1个收费站1年能贡献多少通行费
汽车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故障” 为大家解惑
揭秘冬钓6大绝招,灵活掌握之后,温度越低渔获越多!
普通手表和品牌手表有什么区别,差距大吗?
风水家居中的俗语“入户五不见”,听完长辈解释才知道,是有科学依据!
夏季如何挑选清凉透气的衣服?这几个标准要注意
如何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引起别人注意的事 11 条策略
汽车OTA扫盲
家有小学生和上班族,6天早餐搭配,好做好吃又营养,家人喜欢
一个家庭最好的相处模式
选好的机油如何更换?如果条件允许,你自己也可以换机油
盐水冲洗鼻腔可以缓解过敏?
明明“禁摩限电”,为何不禁止厂家生产呢?答案来了,你怎么看?
煮粽子有诀窍,水里多加“2样料”,粽子煮好更好吃,香甜软糯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