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认知高度,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Mr.zhuMr.zhu2025-05-11 19:44:50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22

最近有读者问我:

怎样可以成长得更快一些?

这个问题,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也经常问我。成长,可以治愈一切。

你的认知高度,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但是,什么是认知?

认知,其实就是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站得越高,看得越透,成长越快。

遵循一些思维方式和原则,也许就会超过80%的人。

 


 1 

 

为什么很多人,都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

因为困在局部,纠结于太过具体的事情,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

什么意思?

有一次,开私董会的时候,一位创业者问我:

我们去年销售额2000万,今年目标是3000万,再增长50%。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问他,这个目标,你现在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实现?

他和我说:

我准备提高奖金的比例,激励大家完成,让大家能更努力。把之前没跟完的单子跟完,把难啃的硬骨头拿下。打着鸡血冲击目标,一定能完成。

说实话,每次听到这样的做法,我都觉得有些遗憾。

努力,又是努力。努力当然是对的,但是没有经过思考的努力,很有可能只是徒劳。

他所在的市场,一年的自然增长,是20%。也就是说,明年的销售额,正常情况下应该是2000×(1+20%)=2400万。

距离3000万的目标,还有600万的缺口。

这600万的差距,是团队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吗?

通过改变激励方式,大概能多销售300万。

那么,还有300万,怎么办呢?

他开始沉默。

努力,是“战术打法”。遇山开山,遇水架桥,这需要强烈的战斗精神。但这种战斗,都是巷战。

经过全局思考的努力,是“战略打法”。摊开地图,这里包抄,那里绕后,这是深思熟虑的战争。

我和他说,这件事情,也许可以这样看:

1,20%的自然增长,是你该拿的。

2,加大激励,更加努力,拿下难啃的单子,是团队该做的。也是你计划内的。但还不够。

3,关键,是缺口的300万。那不在你的碗里。也就是说,要去竞争对手的地盘抢。

如何从对手嘴里抢下块肉,可能才是你今年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你要把尽量多的资源,放到第3件事上。

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件事:也许是用更好条件去谈项目,也许是再成立一支团队专门去打仗,也许必要的时候你还要自己上。

但是,如果你根本没意识到第3点,就不会有任何的思考和行为。

我们常常陷入一个点,自己走进一个圈子,一直转一直转,然后还告诉自己,我其实很努力。

花更多的时间从全局的角度思考,思路会完全不一样。你会知道,什么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2 

 

除了全局的思维,还有什么思维,对成长速度很重要?

还有“长期”。

长期主义,是我们耳朵听长茧子的词。

但是,很多人并不真的理解。

“长期”,不仅仅是说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更是说你要有足够的远见。

远见,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你要吃三块肉。

嘴里吃一块,筷子夹一块,盯着碗里一块。

很多人只顾着做今天的生意,忘了明天的,更不知道还有后天的。

我举个例子。

我之前参加了一次腾讯的大会,访谈了几家私域流量做得很好的企业。

比如,宝龙集团。一家商业地产公司。

宝龙集团的联席总裁陈德力说,疫情期间,在微信小程序里做直播带货。当线下零售受到重创,大家都坐在沙发里见证历史的情况下,宝龙的直播,销量居然达到了线下实体商业平常的7倍。

我听完非常感兴趣。连忙问:哦,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陈德力总和我透露,这是因为,他们在过去2-3年,一直在运营自己的App,勤勤恳恳地把线下用户,迁移到APP里。大概有百万以上的规模吧。突然遇到疫情,宝龙集团把这个巨大的用户中台,开放给了微信小程序,所以一下子吸引了很多用户。

我听完,略微有点失望。原来不是在疫情期间,用点金之手,扭转乾坤。原来只是2-3年勤奋耕耘的自然结果。

再比如,泸州老窖。一家著名的白酒企业。

泸州老窖CIO苏王辉说,他们疫情期间发展得也很好。

为什么?

因为实施了会员制,所以和用户之间建立了更短的连接,触达率、复购率、连带率,都有很大的提升。

怎么做到的?我问。

苏王辉说,因为我们几年前,就开始推进“一物一码”的建设,瓶、箱、盒、盖以及物流,五码关联,除了解决渠道串货问题,产品溯源问题,还用各种活动激发了用户扫码加入会员。现在这个会员数,已经是个庞大的数字。我们在疫情期间,很好地使用了会员体系这个资产而已。

这也不是“一下子”获得爆发式增长的故事。只是提前很长时间做好铺垫。

他们的增长,不是在疫情期间做了什么,而是在疫情之前的好几年,做对了什么。

明白了吗?

这就是吃三块肉。嘴里吃一块,筷子夹一块,盯着碗里一块。

永远为未来做准备。

想一想,有什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是最关键的事情。未来会获得爆发式的增长。

只满足眼前,只焦虑现在,很难有快速的成长。

 


 3 

 

全局,长期,还有什么?

最后,还有“开放”。

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认知闭环,但是保持开放,随时等待着自己被打破。

听起来很简单,但很不容易。

我经常和一些创业者和企业家说,你们应该更开放。虽然你们很厉害,但还是要对时代保持敬畏,对员工保持尊重。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和错误。

承认无知,是什么意思?

每个时代都看似有不可被打败的王者,但最后都被时代打败。

汽车被发明之后,马车公司不服。说汽车有致命的问题:车祸。

人们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购买看似更快,但不安全的交通工具。大家不用担心。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和他们说,你们可能是今天的“汽车”,但可能就是明天的“马车”。

问问自己几个问题,可能就突然会有强烈的危机感:

1,我的公司利润高不高?

2,我赚每一个用户的钱边际成本高不高?

3,我所在的行业是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

也许你知道,这些问题意味着什么。

承认错误,是什么意思?

你可能是企业的创始人、高管、管理者,尽管你高高在上,但不代表你永远正确。

开放,是开放信息,开放心态。

很多管理者经常觉得自己员工“傻”。对业务一无所知,对业务一窍不通。

但你要知道,员工的无知,是管理者的失职。

因为你掌握更多的信息,知道更多的情况,他们不知道。他们不了解相关的信息,当然就没办法理解业务。

所以,开放就是允许他们提问,甚至允许他们挑战你,允许他们提出尖锐又恰当的问题,让他们获得足够的信息。

如果你想让公司有更快的成长,就别害怕他们知道,相反,应该让他们都知道。然后等待群体的智慧涌现。

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快的成长,你也应该开放。当你了解更多,你会发现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很多想法是片面的,错误的。然后,世界就被打开了。

形成自己的逻辑闭环,然后不断打破自己的逻辑闭环。


最后的话

 

所以,怎样可以成长得更快一些?

你的认知高度,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从全局的角度思考,从长期的角度思考,从开放的角度思考。会让你站得更高。

这些认知方式,听起来是简单的,做起来却是困难的。

真正能做到的人,也往往才能有更快的成长。

这需要不断训练,甚至不断犯错。但这是值得的。

祝,成长。

 

猜你想看

跑步会让腿变粗?
我国哪的红枣好吃?经过对比,这8种枣真不错,有你的家乡吗
女人愿意让你看这三个私密,其实就是把你当老公了,别傻傻不懂
养老保险和社保、医保到底有什么区别?今天一次说清楚
如果再买筷子,一定“4不买”,不是讲究,而是用过之后的教训
智能车联开放联盟,手机和汽车连接的标准?
电动洗脚桶有哪些种类?
4S店要求5000公里换机油,2年换一次行吗?哪种做法损害汽车寿命
“低情商焦虑”引关注,“心眼子”应该如何修炼?
开了5年车,才发现“点烟器”一直用错了,真实用途是这样的
你交往的圈子决定你的人生,学会这些才能建立更好的圈子
公司想方设法让员工辞职,面临这种困境,该怎么处理好?
神秘代号“304”“316”?深扒不锈钢家族“内幕”
应该如何避免职场内斗?
小米SU7被大卸八块,雷军回应了
洗衣机什么牌子好?洗衣机都有哪些种类?家用洗衣机哪个更耐用?
手刹应该怎么用?一篇让你搞清楚
冬季脑梗高发 学会“120”识别法早治疗
磷酸铁锂电池VS三元锂电池,充放电养护原理一次说清
同是白酒,为啥52度和53度的,口感相差这么多?“秘密”却是这个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