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的茶不好喝?试试这两招,没有不好喝的

Mr.zhuMr.zhu2025-05-01 23:19:1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26

 

你平时是怎么喝茶的?是大壶大杯大口饮,还是小壶小杯小口酌?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喝茶的方式自然千差万别。

日常饮茶不是茶艺表演,不需要搞一堆花里胡哨的动作,到最后反而喝不出茶的本味了。

喝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泡就好,但是,如果稍微注意这两点,说不定你泡出的茶就会别有一番滋味。

 

一、泡茶的水要烧开

不管用什么水泡茶,自来水也好,纯净水也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烧开,要煮沸。

《茶经》里讲煮水有“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的说法,意思是水刚开的时候,水泡从壶底一个一个不紧不慢地冒出来,叫一沸。

再继续烧,水泡冒得更快了,像珠子一样连成一条线,这叫二沸。

等到壶里的水咕嘟咕嘟翻腾得马上要溢出来了,叫做三沸。这时,水已经煮老了,再用来泡茶就不好喝了。

但是咱们日常饮茶,除非真的需要那么讲究,不然也不会掀开壶盖数数到底几沸。

即使用透明的玻璃壶煮水,那也要有盯着水泡慢慢数数的闲情逸致才行。

这是陆羽老茶友记载的权威泡茶方法,有机会完全可以按照此法来试一试。日常饮茶,咱们还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如果在方便操作的基础上能泡出更好的滋味,那秘密就是用沸水了。

有茶友可能会说,不同的茶对水温的要求不一样,这其实不耽误我们把水煮沸。

比如泡细嫩的绿茶需要水温稍低一些,那我们可以先把开水倒在公道杯里凉一凉再泡。

其他的茶就不用说了,都需要沸水。沸水可以完美地激发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尤其是普洱熟茶、老白茶。如果水温达不到,很难将它们的本味冲泡出来,一款茶的品质可能因此被我们低估了。

茶是长在山里、死在锅里、活在杯里的,只有经过沸水的洗礼,才能重新鲜活起来。如同凤凰涅槃重生,茶在沸水里才能尽情释放、展现自己的生命和价值。

记住,下次不要用暖水瓶里的水泡茶了。用沸水泡茶,好喝到你会怀疑你的茶是不是升值了。

 

二、茶水分离要及时

用沸水泡茶几乎不难做到,难的是将茶和水及时分离。茶水分离不只是为了好喝,更是为了健康。

很多人喝茶都是茶在壶里泡着,喝一杯倒一杯,其实这样直接影响了茶汤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茶在水里泡得时间长了,很多有益成分发生氧化变质,对身体伤害较大,还可能让人产生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症状。

口感上,久泡的茶汤味浓苦涩,完全没有愉悦感可言。

卢仝《七碗茶歌》里有“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描述,是说每一道茶都能喝出不同的感觉。

没办法照搬卢仝的心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喝够七碗。

当然,不同的茶有最佳出汤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慢慢调节,找到最适合的。

简单来说,可以注完水后10秒左右把茶汤滤出来,最迟不要超过半分钟,还是看自己对滋味的要求。

手边没有公道杯就找个杯子来代替,只要能盛满一道茶就可以。如果没有合适的,那就泡茶的时候少注水,你手边的“公道杯”多大你就注多少水。

总之,为了做到茶水分离,茶具的使用可以灵活多变,你会发现茶具的功能不止一两种。

每次喝茶都将茶水分离,每道茶汤都会有不同的滋味,用心去体会,喝出这个变化,你对茶的了解和认识就会上升一个台阶。

从前几道的由淡到浓,到最后几道的由浓到淡,一壶茶喝完,也像经历了茶的一生,有起有落后终归于平静,我们的内心也由浮躁变得平静下来。

 

三、先做到前两点,然后再自由发挥

沸水也好,茶水分离也罢,不过是让我们把茶喝得更好喝、更健康、更明白。

但是,茶实在是一个太有趣的存在,你完全可以按照它的标准冲泡方法来操作,它会规规矩矩地展示自己该有的样子。

当然,有兴致的话你也可以自由发挥,它也会配合你千变万化,给你带来惊喜。

真的爱茶,便不会拘泥于形式,沸水之外,冷水温水皆可。

用保温杯泡茶,水温就不需要太高。冰镇的农夫山泉里投进几根白毫银针会别有一番滋味。

这样一时兴起的泡茶方法,泡自己熟悉的茶最好。你早知它本来的面目,换一种泡法只不过是换一种交流方式而已。这正是泡茶的另一种乐趣所在。

泡茶,从来不是靠技法来泡,而是用心来泡。

 

猜你想看

学会正确修剪茉莉花,不仅苗壮株型美,而且还可开花多
茅台酒鉴别真伪的几种方法
擦亮眼睛:无论什么牌子,只要包装配料表上有这几个字,都不咋地
保存红酒是“横着”放还是“竖着”放?
头枕的重要你知道吗
圆周率已经算到了62.8万亿位,再算下去有什么意义?
床垫上面还要不要铺床褥?今天才发现,这么多年都做错了,快看看
为什么揉眼睛时会看到奇怪的图案?看完绝对涨知识!
夏天是全景天窗的噩梦?别胡扯了
汽车门把手的3个隐藏功能,新手学会后,有效提高驾驶技术和安全
乌龟、甲鱼、王八、鳖的区别
2022粉底液排名盘点!好用粉底液分享
国五与国六车差在哪儿?卡友们看懂再掏腰包
50 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营养防病
对便秘最友好的4种食物,中老年人要多吃,促进蠕动,上厕更舒服
新能源汽车大约可以开几年?
电动车电池外壳出现3个标记,真的不要买!提前了解不吃亏!
学会了“焖”的烹饪手法,我做的菜突然好吃了
倒车影像的红、黄、绿线是什么意思?
上车就关闭发动机启停是对还是错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