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Mr.zhuMr.zhu2025-05-11 19:04:48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30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最近很多朋友希望我做一期怎么上马路牙子的节目,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马路牙子用书面语言的话就叫做路肩,说实话我不太赞成开车上马路牙子。一来是占用马路牙子在多数情况下会影响交通,二来是一不小心就会伤轮胎、伤车,特别是轮胎内伤比较隐蔽,很有可能在你跑高速时爆胎,从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偶尔上马路牙子好像也在所难免,今天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上马路牙子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首先看图一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这个角度上马路牙子的话,因为角度太小、胎面几乎接触不到路肩,胎壁受到挤压或者直接被锋利的路肩边沿切割,有可能直接挤爆轮胎或者被割一个大窟窿;

再看图二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我把方向往右打满,看一下在这个打满方向的状态下,胎面与路肩接触面仍然太小,仍然不适宜直接往上开;

看下图三解决方案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找几块砖头,根据路肩高度,垫几块可以有效减缓坡度,消除轮胎胎壁与路肩的挤压机会,让胎面从砖块上压过去。

看图四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这样正面面对路肩,慢慢往前开让两个轮胎同时接触到路肩后,再加油门增大扭矩把车辆推上去,由于是两个轮胎胎面同时着力,不会对胎壁造成损害,因为胎壁是轮胎最薄弱的部分,但是如果遇上比较高一点的,而且路肩边沿又比较锋利的,也会损伤胎面,但是比起损坏胎壁还是要好的多;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开上去之前一定要观察好,车辆底盘高度是否高过路肩,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要记住车裙边沿不是最低的位置;

看图五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倒车让后轮先上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后轮底盘位置会比前轮要高,后轮上去后,车辆呈后高前低的倾斜状态,这样继续往后倒就不容易托底;

看图六、图七:

如果道路宽度不允许,必须要保持一定斜度上路肩的话,要尽量使用图七的角度增大胎面的接触面,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而图六的接触面太小就很容易损伤轮胎。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看图八: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有时候一定要压着路肩停车时,最好使用图中这个方法,前轮两个都在高处或者后轮两个都在高处,这样可以防止车身钢梁变形和悬挂扭曲;

看图九、图十:

图中一个是一只轮胎在路肩上,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一个是右侧两只轮胎在路肩上,

 

开车上马路牙子技巧,学会可有效防止爆胎,以后上马路牙子要这样

这些都是不太好的泊车方式,这样长时间停放很容易造成车架变形,甚至打不开门的现象。

在上路肩时一定要控制好油门,加一下油门感觉车子上来后要立即松油门踩刹车,防止车辆前冲。在下路肩时也是尽量让胎面更多的接触路肩,防止割破或者挤爆轮胎。下路肩不要加油门,始终踩住刹车慢慢往下放,让前轮慢慢软着陆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让后面轮胎着陆,如果前轮先下的话一定要观测好底盘高度不要造成托底。

猜你想看

不能坏了事,关于国六B的三个问题,请及时了解!
想要前凸后翘的完美身材?试试这些瑜伽体式,让你成为女神!
还是只知道带T?汽车尾部的英文标识,你都看懂了吗?
什么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
长串为什么是108颗
马斯克透露Cybertruck更多细节:有“野兽模式”,可选装防弹车窗
炖牛肉入味秘诀,轻松打造软烂美味!
“立春吃3白,一年病不来”,“3白”指啥?明日立春,别忘吃
中国五大名茶是哪些?你喝过哪几种?没想到茶叶之间也要分个高低
35岁才考上公务员,成长空间很小,揭秘体制内六个升迁铁律
两分钟教你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如果学不会就过来找我,简单粗暴
自动挡汽车变速箱坏的前兆,故障症状现象有哪些,如何减少维修费
简述摆卧室的13大禁忌
普洱大叶种与小叶种,你会区分吗?
在饭局上领导给你夹菜,你该怎么做?老手都知道的3点应酬礼仪
十大最静音轮胎评测,让你的驾驶体验更上一层楼!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指南
专为女孩子打造的3款代步车,车身小巧颜值高,价格亲民又好养
为什么茅台酒整箱比单瓶还贵?酒老板:区别很大,弄懂再买心有底
风水家居中的俗语“入户五不见”,听完长辈解释才知道,是有科学依据!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