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音里自己的声音能这么难听?

Mr.zhuMr.zhu2025-05-04 20:43:36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76

自从社交软件上推出了语音服务,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习惯直接发语音进行对话。比起文字,语音确实可以原先视觉的基础上,增添一种听觉的别样感受。

 

但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每当点开自己的语音,身上的鸡皮疙瘩就会掉落一地!

 

难道自己的声音自己都不好意思听吗?说实话,这还真不是害羞。那声音实在是“一言难尽”,平时自己的声音真的是这样的吗?!

 

相信有许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微信语音怎么听怎么别扭呢?但听别人的声音好像也没有这么大差别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声音从哪儿来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这世界上,所有声音的都是振动产生的。比如古筝之所以会响,是因为琴弦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两者共同产生出美妙的声音。

 

而人们说话的声音,就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带,是位于喉头中间的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在两片声带之间还有一个空隙,叫作声门。喉头周围肌肉的收缩可使声带放松(变厚)或拉紧(变薄),又可使声门打开或关闭。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从而使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

 

呼气、吸气时的声带变化

 

声音到哪儿去

 

那人们是如何感知声音的呢?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大概有三个步骤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2、振动产生的信号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3、听觉神经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可以听到声音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但这种传播需要介质的帮助。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根据声音传导介质的不同,听觉传导又可分为气传导骨传导两种。

 

在日常生活中,声音多以气传导为主。气传导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声音。在这种传播形式下,声音的能量会在传播过程中大量减少。而骨传导则是通过头骨、颌骨将声音传到内耳。相比于气传导,骨传导能够较好地保证声音原本的音色和质量

 

气传导和骨传导

 

试想一下,当在吃饼干的时候,自己可能会感觉到很大的咀嚼声,但周围的人却会觉得很轻微。除了口腔闭合会阻碍一定的声音传播外,这还与颅骨传声和空气传声对声音能量衰减程度不同有关。

 

正是因为空气会削减声音的能量,所以长时间戴耳机对于听力而言是有一定危害的。声音一般都会通过气传导进入人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中的高频部分已经被空气吸收了一部分,其自身能量有所减弱,故对耳朵也不会造成过多的伤害。但是戴耳机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入耳式耳机,声源距离内耳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很小并且集中,声压会直接传递到内耳,集中到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长时间佩戴耳机不仅会引起了听觉疲劳,还会导致听力下降等问题

 

声音为何变“陌生”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声音会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传播。它们既通过空气振动传到耳朵里,又通过口腔,经过牙齿、牙床、上下颌骨等部位,直接传到内耳。

 

而电子设备录下的声音是先转变为电信号记录下来,再通过“电-声”转换系统进行还原,最后从扬声器中放出,直接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相比于听见自己说话的声音,它缺少了通过骨骼传到内耳这一途径,所以听起来会和平时自己听到的声音不同。

 

同时,在声音中,波长更长的声音,也就是所谓的低音,会更容易穿过身体组织到达耳朵。而平时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多是两种传导的混合体,所以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一般会比较低沉,并且富有磁性。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己听到的声音一般都比较好听的原因了。

 

那这两个声音,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真正的音色呢?

 

事实上,这两个声音都是真实的,只是听的角度不同而已。一般情况下,社交软件里自己的声音与别人听到的声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因为自己长期习惯于二者混合而来的声音,因此才会觉得,这明明是自己的声音,但却是如此陌生。

 

关于声音,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比较好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胖科哦~胖科一定会积极为大家做出科学解释哒~胖科再来啰嗦一句,戴耳机时间不宜太长,注意保护听力健康!

 

创作团队:中国科学技术馆新媒体团队

审核专家:袁先道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猜你想看

羽毛球的起源与世界赛事的发展
跑步双腿沉重怎么办?可以试试这样做,让你跑起来身轻如燕
为什么肩膀僵硬很难受?在家里简单地进行,消除肩酸的6个动作
身份证号码居然这么多信息,识地址,看生日,辨男女,都在里面?
量子通信手机来了
互联网人35岁后何去何从?
一图读懂 | 志翔科技“远程易”助力企业远程办公
很多人表示开车遇到鱼骨线不知道该如何走
明确了!C1增驾D驾照,摩托车、所有电动车都能开,但有4点要注意
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什么人最需要接种
怎么避免真丝衣物褪色?真丝衣物褪色怎么办?
分享9种有格调的“旺财花”,除了好看,还吉祥,寓意财源滚滚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医生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蚝油不是万能鲜,牢记“3用3不用”,做菜时别再乱用了
水表止回阀的作用是什么?安装在表前好还是表后好?
美差点致人类于“水深火热”,核泄漏事故一瞒再瞒,究竟居心何在
公寓该怎么分类?公寓又该怎么买?
现在的西红柿又酸又硬?老菜农:牢记4点,沙甜多汁,一挑一个准
去热门古镇旅游,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资深驴友给出三点建议
百褶裙已经不新鲜了,2022流行的是“剪刀裙”,时髦洋气又显瘦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