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为何有高原反应?这份专家指南请收好

Mr.zhuMr.zhu2025-04-06 13:46:02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70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高、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每年旅游季,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渴望亲身体验高原奇观。然而每个人又都有一个绕不过的心结,来到青藏高原我会有高原反应吗?高原反应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也被称为高原病,是进入高原地区暴露于高原环境后独特生理状态下的人体表现,通常指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后产生的各种不适,实际上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

每个进入高海拔高原地区的人都会有高原反应,根据在高原停留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高原反应和慢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又根据反应程度轻重可分为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慢性高原反应可以分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异常、高原心脏病、高原衰退症。

大多数进入高原后所出现的高原反应为急性轻症高原反应,随着在高原逗留时间的延长,多数人会得到缓解,部分人群症状会完全消失,不必过于担心,我们要关注的是那些可能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高原反应,如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

为什么会有高原反应?

首先要了解一下高原的定义及海拔的划分。在地理学中,海拔超500米的地区,就被称之为高原。按高低划分五个区域,海拔高度在500-1500米的区域为低海拔,海拔高度在1500-2500米为中度海拔,海拔高度在2500-4500米的区域为高海拔,海拔在4500-5500米的区域为特高海拔,海拔超过5500米为极高海拔。组成大气的各种气体的体积百分比从海平面一直到对流层是保持恒定不变的,大气压却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增高而变小,组成大气压的各种气体分压也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增高而变小,随之而来的是大气氧分压,也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而降低。

大量游客渴望亲临高原一睹奇观。图 新华社

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氧分压不断降低,一定范围内人体存在代偿机制,可以适应这种氧分压的降低,无不适症状或轻度不适。当氧分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氧分压的降低对人体肺内气体交换、氧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氧的弥散形成较大影响时,就会造成机体缺氧,引起我们身体的各种不适,这时就会发生高原反应。这种反应的不适程度由快速进入高原的海拔高度决定的,通常在2500-4500米的高海拔,多数人进入这一区域会出现呼吸和心率加快,头痛,食欲下降,失眠等不适症状并伴有血氧饱和度的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出现高原反应。

当我们进入特高海拔(4500-5500米)时由于氧气稀薄,人的缺氧表现更为明显,氧饱和度可能会低于60%,运动会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夜间睡眠时亦容易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人进入极高海拔区域(超过5500米)时通常氧饱和度常会低于50%,会因为机体失代偿而出现严重的生理代谢紊乱危及生命,通常只有经过训练的探险登山队员携带额外供氧才会进入这一区域。

所以不是只要进入高原就会有高原反应,必须达到一定的海拔才会产生高原反应,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初始来到青藏高原的人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具体表现有哪些?

头痛是高原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在进入高原后几小时内出现,可持续数天至一周。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氧气稀薄,高原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在活动时,这些症状可能更加明显。

高原反应患者也可能出现心悸、心跳加速等症状,这是身体为了适应缺氧环境而增加心率的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这可能与缺氧导致的胃肠道功能减弱有关。高原反应还会导致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这与缺氧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有关。

此外,高原反应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进入高原后我们的血压也会出现波动,通常收缩压和舒张压立即升高,一般1~2个月达到稳态。长期居住高原,还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舒张压均可出现降低,收缩压变化更明显。久居高原地区,为应对缺氧,机体会代偿性红细胞增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10%~20%,增加输氧能力。但血红蛋白不宜超过180g/L。过多的红细胞则可导致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本文作者近影

心率加快、呼吸深快、血压轻度升高,这些都是急性轻症高原反应,主要由于低氧导致,多数人经历短暂短期习服后或经对症治疗后即可减轻和消失,不必过于担忧。症状持续存在和加重,出现静息下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少尿、神志不清、面色紫绀,两肺有湿啰音。剧烈头痛伴呕吐、精神错乱、共济失调、幻听、幻视、言语和定向力障碍,随着病情发展,甚至出现步态不稳、嗜睡、木僵或昏迷,有的还会发生惊厥。严重的高原反应,如急性肺水肿、急性脑水肿,这些均为致命的严重高原反应,出现时必须立即静卧,高流量吸氧,及时就医,有条件立即回撤到低海拔区域,以避免病情急剧恶化,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进入高原前,知晓有关高原环境特点、生活常识及高原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克服紧张、 恐惧、 焦虑的心理。进入高原前应全面体检,有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或呼吸道感染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同时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保证机体处于良好状态。

进入高原过程中,可采用阶梯升高原则。如果不能阶梯上升,可预防性服用乙酰唑胺和(或)地塞米松来防止出现严重高原反应。

进入高原后,我们要控制生活节奏,减少劳动量及劳动强度,降低氧耗,适应后逐渐增加劳动量。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吸氧,建议吸氧浓度2L/min,包括睡眠状态下,维持氧合在90%以上。我们还要准备好手指血氧仪和血压计,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

高原日温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出现呼吸道的感染。高原气候干燥,要多饮水,保证机体水份的供给,防止出现脱水。我们要合理膳食,忌辛辣饮食,均衡营养,避免体重大幅波动。同时要忌烟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高原失眠者可以适当服用安定类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高原的旅程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了解即将要去的旅游地的海拔、气候特点和饮食习惯,要避免高海拔区域的长时间逗留,旅行途中,如果有条件可以准备好便携式氧气钢瓶,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氧气钢瓶在大的旅游集散点均可租赁。青藏高原由于地广人稀,医疗资源配备不均,旅游人员除携带足量的自身常吃的药物之外,还要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如治疗头痛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辅助睡眠的安定类药物,预防治疗肺水肿的乙酰唑胺和(或)地塞米松及硝苯地平片,治疗腹泻用的黄连素和蒙脱石散等。

最后要提醒大家高原自驾游对每个向往高原旅游的人都是极具吸引力的,但高原交通条件复杂,沿途环境迥异,海拔高低跨度极大,不仅需要过硬的驾驶技术、良好的车况、充沛的保障,更需要面对高原缺氧的挑战,一般旅游人员轻易不要去尝试,一旦自驾途中出现高原反应,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高原的风景虽然绚烂,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作者为上海市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猜你想看

12123非本人机动车怎么处理违章扣分
茅台为啥用妙龄少女踩曲大家不嫌弃,老坛酸菜用脚​踩​却被人唾骂?
养一辆20万的新能源车与20万的燃油车,8年的花费差距有多大?
盾牌座UY到底有多大?以现在地球的交通工具,绕其一圈要多久?
哪些蔬菜基本不打农药?多买这6种蔬菜,可以放心食用
卧室放4种植物,“旺财”又健康,新手也能养好
装完一套房才知道,装修工人在这些地方耍滑头,比技术差更坑人
角色扮演手游哪个好玩 十大最受欢迎的角色扮演手游盘点
为什么雨有味道?
终于知道了,48伏、60伏、72伏电动车,区别有多大?谁的性价比高
应届生找工作的几个致命思想误区
北京家庭指标都入围了吧?买车前最好考虑清楚这些事
你交了这么多年社保,你知道你到底能领多少钱吗?
这份攻略教你如何通过“受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记分
一天中黄金养生“2小时”!做好3件事,身体会感谢你
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计算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有,有的人却没有?
4个护肤小妙招,让你的皮肤变得更细腻
把握沟通小技巧
沉香手串不推荐入手的四个产地
山西太行大峡谷五日自驾游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