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地球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成因

Mr.zhuMr.zhu2025-05-14 18:46:39来源:剧盘搜 (jupanso.com)阅读:44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图片来自中国科大

下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圈层之一,深度范围约为660-2900公里,其体积和质量占比高达55%和52%,是地球演化的压舱石。近年来发现在下地幔存在包括大尺度(几百至上千公里)的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和小尺度(几公里)的散射体。尤为著名的低速异常体是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其横向和径向尺度可达上千公里。这些异常体的成因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和其它类地行星相比,地球内部的板块可以俯冲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将洋壳带至地幔深部,从而可能导致下地幔形成化学物质不均一性。课题组早前的研究表明,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地震学观测到的下地幔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但不可能导致LLSVPs的低剪切波速。

科研人员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在下地幔发现的多尺度不一的异常体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物质,而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很可能是由于早期岩浆演化形成的含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分解成极度富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导致的。

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猜你想看

莫代尔和纯棉的区别
“马赫”是什么意思?若用15马赫的速度飞一小时,能飞多少公里?
私人影院级的享受,明基激光电视的“大”动作
夫妻是不是真的恩爱,看家里的三个地方,一目了然
王者荣耀中的冷门女皇其实很强大,来看看怎么玩
汽车追尾责任不全在后车身上!这4种情况没后车啥事,前车全责
进口红酒如何通过RFID标签实现产品出处溯源
新手买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上热搜的“合胞病毒”究竟是啥?该如何预防?
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超级高铁来了……这些流言靠谱吗
北京小汽车摇号个税怎么查
异性相处,如何拉近彼此的关系?这三个有效建议值得收藏
失业了凭什么领取失业金,怎么知道自己可以领几个月,领多少?
电动化到智能化 盘点智能汽车硬核科技
西藏必去的12个景点,去过5个以上才算来过西藏
关于黄金保养的小知识:你知道多少?
电车充电的速度 就要赶上油车加油了
被诈骗后,心理创伤如何修复
作为背包客的天堂,真实的尼泊尔究竟是怎样的?真的很落后吗?
一样是陈醋,18187和19777区别大,弄懂了再买不吃亏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