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阴阳”是什么?

Mr.zhuMr.zhu2025-05-20 19:34:1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4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学说之一,它从两分法的辨证观点出发,总结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规律。

“阴阳”最初来源于中国古人对自然界温度的直观认识,即所有表现为寒冷的现象,或能引发人们寒冷感觉的事物都属阴,最直观的如冬季低温则为阴,夏季温热则为阳。但这种凭借直观感觉得到的简单的“阴阳”概念并不能直接指导医学实践,还很原始。

后来,随着哲学概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任何事物,包括人体和各种相关的表现,都能分为相对的两个方面,于是就将单纯表示温度高低的“阴阳”概念进行了抽象化,来形容任何性质相对的两个事物。当这种观点运用于医学时,就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从病因来说,比如寒冷的天气导致的感冒属于阴,而夏天使人中暑的暑热邪气属阳;从症状来说,比如咳嗽咳痰时出现的白痰属于阴,而咳嗽咳黄痰的属于阳;又比如关节疼痛遇寒加重的属于阴,而膝足关节红肿热痛的属于阳;从治疗上来说,附子、肉桂、干姜等服用后能祛除寒性症状的属于阳药,而石膏、大黄、黄连等服用后能治疗亢进症状的属于阴药。

当中医学这样将人体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药物采用二分法认识之后,就提供了解释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因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偏于阴或偏于阳的问题导致的,也就必然表现为“阴证”或“阳证”中的一种,那么治疗的核心原则就是对“阴阳”中不足的进行补充,过多的进行削减,以期达到“阴阳平衡”的稳态。例如失眠,存在因外界环境刺激因素、人体应激性反应等等所致的精神亢奋的失眠,中医学称为“阳证”,也存在因精力消耗、劳累虚损等等所致的损耗性失眠,中医学称为“阴证”。前者常见的证候包括“心肝火旺”“肝郁化火”,后者常见的症候包括“肝肾阴虚”“心肝血虚”。而治疗上,则要本着“平衡阴阳”的原则,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治疗“阳证”失眠,运用补肾养血的方法治疗“阴证”失眠。当然,临床上的辨证更为复杂,除了单纯的阴虚之外,还可能夹杂阴虚阳亢、痰浊、瘀血等等其他内容。

所以,中医学的“阴阳”本质上是描述两种相对立的性质,并且特化为与人体生理病理相关的病因、症状、治疗、用药等内容,不同于风水学和宗教理论中的阴阳概念。谈论和研究中医学的“阴阳”,决不能脱离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陷入空谈。

(中医科 郭杨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想看

APOLLO模型的概念、组成以及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身份证的几个小知识,你知道吗?
极简风并非人人都适合,看完以下内容再决定要不要做!
天窗也需要保养
揭秘飞机飞行的成本与收益:一趟下来能赚钱吗?
选牙膏远离“误区”
房子朝向怎么选?大多数人都不清楚
年轻人初入职场,第一份工作先挣钱养活自己比坚持初心要实际
失业了凭什么领取失业金,怎么知道自己可以领几个月,领多少?
穿旗袍注意事项
靠这样的性价比,小米汽车能否杀出重围?
生肉不能直接在家冲洗?咱又做错了?
月入过万是什么水平:一季度20个行业招聘薪酬超1万,最高涨至2.5万
铁观音属于什么茶
刹车失灵怎么办?这些常识要记牢!
购车时如何验车,很多人买车的时候不认真检查,有隐患的
电子手刹不解除直接走可以吗
定制衣柜用什么板材?听木工师傅一讲,后悔自己没早知道
夏普将发布120寸8K电视,外观冲击力十足
手动挡车5大禁忌和使用技巧,新手要学会,不然变速箱提前报废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