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器官、提高患病风险……这种“厨房神器”别再用了!

央视新闻央视新闻2025-09-12 15:22:03来源:文多多 AiPPT (docmee.cn)阅读:16
图片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干净用以储物,比如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一些人还把塑料瓶称作“厨房神器”。
然而,看起来环保节约的废物利用,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01


不推荐重复使用饮料瓶、矿泉水瓶


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尽管都是塑料,但它们之间其实有差别。
塑料制品上有三角箭头标志,三角中的塑料从1—7不等,代表的是它们原料树脂的规格。不同等级的塑料制品,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用场景。
图片
大家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一次性包装袋等,通常是1号PET材质,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种材料轻巧、无异味、化学性能稳定、气密性强,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是应用最广的饮料包装材料。
市场上的PET塑料品,只要遵守国家标准,在符合存放条件、存放周期的情况下,有害物质的迁移量都低于标准量,不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但是如果重复使用,或更换盛放的东西、在不适合的条件下存放,可能导致本来安全的塑料瓶变得不安全。
图片
■ 改变盛放的东西,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在设计生产时主要针对水、碳酸饮料、果汁等液体,如果让它来盛装其他液体,可能会因为液体性质的变化而释放有毒物质。
比如,用饮料瓶盛放醋,液体的pH值降低,很可能会让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多。
有研究发现,用PET塑料瓶分别装4%的乙酸、10%的乙醇和20%的乙醇时,装乙酸的瓶中的有害物质锑的迁移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
■ 高温会让饮料瓶变得不安全
PET不耐高温,不能用于盛装超过70℃的食物或热水。如果盛装过热食品就会形变,同时迁移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有人用饮料瓶、矿泉水瓶分装食用油,并放在炉灶周围,高温环境会急剧加剧饮料瓶中有害物质的迁移与扩散,带来健康风险。
图片
■ 饮料瓶会老化,带来健康风险
瓶装水或饮料都有保质期,除了是饮品保存的极限,也是塑料瓶本身的保质期。因为PET本身也会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从而导致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加。
有些人用塑料饮料瓶装大米、小米、红豆、调味料等食物,一用就是大半年,甚至好几年都不换。

02


迁移出的有害物质

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饮料瓶、矿泉水瓶等PET塑料瓶,在使用过程中迁出的有害物质,可大致分为两类:
■ 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锑”
锑具有生物毒性,可通过皮肤、消化道等路径进入人体,对皮肤、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
虽然小剂量的锑对人体影响不明显,但它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长期慢性摄入,会给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其他有机物
为了增加PET的耐用性、强度等,通常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以邻苯二甲酸酯(PAEs)为代表的塑化剂。
这种塑化剂会扰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同时提高癌症风险,给健康带来潜在隐患

03


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


除了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大家生活中也会买一些塑料储存罐来盛装食物。不同的塑料在盛装食品时,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除了“1号 PET”,我们还整理了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其他几类塑料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 2号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对于高温的耐受力稍高一些,可以承受110℃的高温。除了制作成塑料袋、塑料桶等形式,多用作建筑中的管材、门窗、纤维制品、中空容器、薄膜以及注塑制品等等。HDPE同样会在长期使用中释放有害物质,不建议用于盛放食品
■ 3号 PVC 聚氯乙烯
分硬性和软性两种,通常用于日用品类,比如塑料手套、塑料板材、日用品塑料瓶等。一些保鲜膜,也会使用PVC材料,这种保鲜膜不适合高温加热。
■ 4号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常见的有保鲜膜、密封袋等,可适当耐受90左右的温度,但超过110可析出有害物质,不建议装高温食物
■ 5号 PP 聚丙烯
如果习惯用塑料盒装食物,可以专门购买符合标准的PP塑料盒。PP塑料制作的微波炉餐盒、奶瓶等耐高温,可以装热水、热食物等。PP材料是所有塑料中,唯一可微波炉加热的材质。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可进微波炉的餐盒盒体是PP材质,但盒盖可能不是。因此加热时需要拿掉盒盖,否则也会导致有害物质释放。
■ 6号 PS 聚苯乙烯
主要应用于一次性餐具、饼干盒、文具等,耐热性较差,不建议盛装高温食物和重复使用
■ 7号 OTHER 其他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及混合料
其他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及混合料。如聚碳酸酯(PC):无色透明、耐热,具有抗冲击,可以用于制作可重复使用的水瓶、奶瓶等,也可用于制造日用品,如水桶、行李箱等。PC产品应避免盛装高热食物,有裂纹/破损需立即停止使用。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科普中国


监制/王元  主编/杜显翰
编辑/杨惠珺
审核/董文钧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央视新闻

转发,让家人知道!

猜你想看

社交中的20条不变定律,你知道几条
国六b落地近一月 库存非标车卖完了吗?
榻榻米别乱装,10个人用了9个想拆掉,剩下1人含泪总结出这些经验
人到中年:不乱说话,不乱交友,不乱花钱
当你走向五十岁,才会恍然明白的道理
怎么穿搭才好看?打造你的独特风格
拯救你的电视,老电视秒变互联网电视
电动车时速多少最省电?剩余电量多少充电最好?告诉你正确的答案
机器编程驾到,会让2700万程序员丢掉饭碗吗?
电动车电池不行了,是换锂电好,还是铅酸电池好?老师傅提建议
买二手房为什么要晚上看房?要看什么?
交往中,男人这3个方面越“厉害”越让女人念念不忘
显胖的这5种衣服,要避开哦
户口簿能不能证明夫妻关系
人有没有教养,一看就知
驾驶证学习证明的有效期,从何时开始算?
空气炸锅:有人说鸡肋,有人说真香,我干脆自己买一个试试
如何正确睡觉? 带你一文了解↓
海蛎子蒸多长时间?牢记清蒸3步,蒸出来又鲜又嫩,很实用
原来,中国驾照才是“最牛国际”驾照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