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看完茶叶演变史!

Mr.zhuMr.zhu2025-05-15 18:49:30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8

首先要说的是,“茶”这个字,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当时写作“荼”字,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才将“荼”改为了“茶”。

你知道“茶”字有几种写法吗?

那么,我们就从上古时代开始说起,追根溯源,讲一下茶是如何被祖先发现,又如何迅速风靡世界,成为国民饮品的。

上古时代(茶作药用)

关于茶的确切起源,众说纷纭,无从查考。不过大多数看法倾向于神农氏。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中也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真是太难为神农氏了)

真乃神药也!

可见,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出现的。

东西周(茶是用来吃的)

到了东西周时期,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了,不过那时候茶是用来吃的,有的直接嚼叶子吃,有的将茶叶放进汤里,还有的直接煮把茶叶放粥里,做成“茶叶粥”。直到现在,我们还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煮茶叶蛋,煮茶香鸡等,只不过不再吃茶叶了。

 

秦(吃茶改为喝茶)

秦朝时,人们不再单一地吃茶,而是逐渐当饮品来喝,同时依然拿来做药用。

两汉(茶饼出现)

两汉时期,制茶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出现更易运输的茶饼。成都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时期的华佗明确提出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之效,经常安利给朋友们。

此物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实在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备之佳品,老哥要不要试试?

唐(出现“煎茶”之道)

唐朝时,茶逐渐开始成为一种艺术,流行于高层人士中。将喝茶上升到艺术层面的,当仁不让地要归功于“茶圣”陆羽。

中唐以前,人们喝茶的时候还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傲娇的陆羽非常瞧不上这种喝茶方式,曾直言“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臭水沟里的废水。

那帮人喝茶太没品,跌份儿!

他将这些调味料全都舍弃,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叫做“煎茶”:

先将饼茶碾成粉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唐代茶具(点击可查看大图)将茶放于茶鍑中煎煮,茶鍑架在交床上风炉至于交床下加热茶鍑底

宋(斗茶盛行)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领先世界。有钱有闲,人们对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茶饼在宋朝极为流行。

茶饼有多贵呢?在宋代,一饼茶值二两黄金。在茶饼中,龙凤团茶可以说是茶中的LV,妥妥的奢侈品,每一团具有龙凤纹饰的茶饼可值数十万钱。

而且,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的玩法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斗蛐蛐,斗狗,然而这些活动在宋朝人看来太LOW了,他们玩的是“斗茶”,认为这才是文人雅趣,而斗茶和“品香、插花、挂画”并称为 “四大雅事” 。

斗一波,来不来?斗就斗,谁怕谁!

斗茶的要点在于“点茶”:

点茶就是用小勺将茶末分到几个茶碗里,冲入滚水,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搅动茶汤,使之产生茶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

 

点茶完毕,接下来就是“斗茶”了。

斗茶,一看颜色,汤色纯白如乳胜出,青白、黄白、灰白为负;、二看汤花,汤花匀细,久聚不散,紧咬盏沿,没有水痕,叫做“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

点茶技法后来被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了抹茶道,成为了日本文化一个重要标签。

源自宋代的日本抹茶

在中国文化史上,唐诗宋词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高峰,茶文化也形成了两座巅峰。

元(工艺转变,重炒制)

开始制作散茶,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有所转变,重炒制。

明(改团为散,散茶盛行)

明朝时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散茶逐渐成为主流。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你们能喝上绿茶红茶乌龙茶,都得感谢我!

散茶风行民间,喝茶方式也变得更简单:直接用沸水冲泡,这一饮茶的方式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清(简化茶具)

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更有很多爱喝茶的皇帝。

其中以乾隆为代表,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同时,茶具也进行了简化,这样也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清朝盖碗的流行,就和爱茶的乾隆皇帝密不可分。

朕独爱盖碗茶

走向世界

由于便于运输,体轻价高,大航海时代,西方人开始对茶进行大量交换。

 

18世纪时,茶已经取代丝绸,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这个阶段也被命名为茶叶世纪,而从中国输出的茶也成为了西方人身份的象征。

"hey Elizabeth,how about the tea?" "delicous!"

贵族借由茶展示自己的优雅品味,收藏来自中国的茶具也成为了贵族权力的象征。从此,西方人对茶的态度从狂热变味上瘾,并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创造。

如今

一片小小的东方树叶

经由先人智慧,千年传承

沉淀出高度成熟的人间精品

风靡全世界

深深影响各地的人们

日本茶道,延续茶的古典之美

欧洲下午茶,在都市中享片刻欢愉

潮汕功夫茶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至此,大自然对东方人民的馈赠

传播到了全世界

起源于中国

风行于世界

未来

相信茶文化会继续多样化

茶会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回味!

参考资料:

1、《中国茶经》,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2、《中国茶叶词典》,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哦!

猜你想看

国家医保局: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产生拟中选结果 平均降价55%
牛肉怎么腌,比豆腐还嫩?10年经验分享,鲜香软嫩滑口,不干不柴
买红酒时,学会看这3个地方,再也不怕买到劣质假酒了
京津冀三地建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茅台自带的两个小酒杯,有什么讲究?
天天洗脚,脚还臭烘烘?!学会这几招告别臭脚
ECO模式不省油还会增加积碳?怎样开车才能省油?
电动车600km的续航,究竟够不够用?
牛仔裤后面那个标签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每条牛仔裤都有?
奶奶用了50年的炸麻花方法,咸香酥脆,金黄诱人,过年过节少不了
如何做一个比较规范的市场调查
看房子风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领导有没有把你当“亲信”,透过“5件事”可以判断,别再傻干了
跑步五公里,什么样的速度才达标?配速标准告诉你,如何才算健康
一张长图了解煤如何转换为电
绿茶冲泡最忌先放茶叶再倒水?如何泡出一杯鲜醇好喝的绿茶?
今年退休了,养老金只有1800元,是休息还是继续工作?
粉底液上妆小技巧:干皮不卡粉,油皮更持妆,值得收藏
电动车选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哪个会更划算?
除了男戴观音女带佛,你知道其他玉饰怎么带吗?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