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阴阳”是什么?

Mr.zhuMr.zhu2025-05-20 19:34:1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16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学说之一,它从两分法的辨证观点出发,总结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规律。

“阴阳”最初来源于中国古人对自然界温度的直观认识,即所有表现为寒冷的现象,或能引发人们寒冷感觉的事物都属阴,最直观的如冬季低温则为阴,夏季温热则为阳。但这种凭借直观感觉得到的简单的“阴阳”概念并不能直接指导医学实践,还很原始。

后来,随着哲学概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任何事物,包括人体和各种相关的表现,都能分为相对的两个方面,于是就将单纯表示温度高低的“阴阳”概念进行了抽象化,来形容任何性质相对的两个事物。当这种观点运用于医学时,就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从病因来说,比如寒冷的天气导致的感冒属于阴,而夏天使人中暑的暑热邪气属阳;从症状来说,比如咳嗽咳痰时出现的白痰属于阴,而咳嗽咳黄痰的属于阳;又比如关节疼痛遇寒加重的属于阴,而膝足关节红肿热痛的属于阳;从治疗上来说,附子、肉桂、干姜等服用后能祛除寒性症状的属于阳药,而石膏、大黄、黄连等服用后能治疗亢进症状的属于阴药。

当中医学这样将人体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药物采用二分法认识之后,就提供了解释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因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偏于阴或偏于阳的问题导致的,也就必然表现为“阴证”或“阳证”中的一种,那么治疗的核心原则就是对“阴阳”中不足的进行补充,过多的进行削减,以期达到“阴阳平衡”的稳态。例如失眠,存在因外界环境刺激因素、人体应激性反应等等所致的精神亢奋的失眠,中医学称为“阳证”,也存在因精力消耗、劳累虚损等等所致的损耗性失眠,中医学称为“阴证”。前者常见的证候包括“心肝火旺”“肝郁化火”,后者常见的症候包括“肝肾阴虚”“心肝血虚”。而治疗上,则要本着“平衡阴阳”的原则,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治疗“阳证”失眠,运用补肾养血的方法治疗“阴证”失眠。当然,临床上的辨证更为复杂,除了单纯的阴虚之外,还可能夹杂阴虚阳亢、痰浊、瘀血等等其他内容。

所以,中医学的“阴阳”本质上是描述两种相对立的性质,并且特化为与人体生理病理相关的病因、症状、治疗、用药等内容,不同于风水学和宗教理论中的阴阳概念。谈论和研究中医学的“阴阳”,决不能脱离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陷入空谈。

(中医科 郭杨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想看

营销技巧:要抓住客户的需求,才能快速成交
下身肥胖不要慌,三个动作坚持练,半年减掉大象腿
面向未来的全息光存储
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哪些人适用?怎么办理?
学习这些开车技巧,降低事故风险,享受安全驾驶
医保断缴有哪些影响,个人账户会清零吗,怎么办?
叫醒你的玛朗尼葡萄酒
夏天用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网易再出王炸手游,7月热度赶超王者,王者国民手游位置不保?
电磁炉和电磁灶有什么区别?
汽车行驶中怎样更省油,老司机这样做,油耗减少大半
最新诈骗罪量刑标准规定有哪些
信用卡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吗?
速效救心丸有人不能用了,国家药监局3周内7次修改药品说明书
买柚子时怎么知道甜不甜?老果农:掌握这6个小技巧,一挑一个准
为什么交警开了罚单12123上面查不到?告诉你真相,新手注意点
如何玩转北京环球度假区?帮你试了!攻略拿走不谢
终于买到了我心仪已久的昂科威S
张元英的舞蹈魅力:解读其受欢迎的背后
女人在微信上给你发这两个字,其实是想你了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