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操作要点指引

Mr.zhuMr.zhu2025-05-18 15:25:11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196

一、非过失性解除的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二、非过失性解除的适用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1)对该类解除的适用,首先要区分医疗期和治疗期。

医疗期是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是对职工的一段解除保护期。而治疗期是职工实际治疗疾病的期限。

如治疗期短于医疗期,则治疗期内职工享有解除保护。治疗期长于医疗期的,超过部分不受解除保护。

(2)核算医疗期期限。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步骤:根据总的工作年限和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医疗期;根据医疗期的期限确定医疗期的计算周期;从职工休病假第一天起记录员工的病假天数;在计算周期内汇总职工的病假天数,并判断医疗期是否届满。

(3)医疗期满考核。

医疗期满后员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医疗期满后治疗尚未终结,不能工作的,应当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被鉴定为1-4级的,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病退手续,享受病退待遇;如达不到1-4级,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安排的工作的,则企业可以据此解除;

二是医疗期满员工恢复工作的,应当视员工的恢复情况分类处理,员工恢复原状的,不影响原工作的,则单位不能调整其工作;如员工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单位可以单方调整员工岗位,员工还不能从事调整后的岗位的,单位可以单方解除。

这里需要注意的单位单方调整工作岗位的合理性,应比原岗位轻松或者工作量降低。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此类操作必须设定相应的操作环节,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操作:

(1)设定岗位标准。

企业应当与员工签订“岗位说明书”、“目标责任书”确定员工的岗位职责和目标,以此作为判定员工是否胜任工作的指标。

(2)建立考核体系。

针对岗位说明书、目标责任书建立客观的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判定员工是否达到岗位要求和完成目标责任。如员工经考核未达到要求或完成目标的,并将考核结果告知员工,以不胜任工作处理。

(3)不胜任处理。

员工不胜任工作的单位可以经过培训或者调岗处理。

对于培训,必须注意培训的内容为岗位能力、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目的是提升员工的人岗匹配,且培训之后员工仍然返回原岗位。

对于调岗,必须注意调整后的岗位应与员工的劳动能力和技能相适应,保持一定的合理性。

员工因不胜任工作而被调整到新的岗位,其薪酬应当根据新岗位的标准确定,但是为了防止企业调薪权利的滥用,建议在调薪操作时应当基于以下前提:

一是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若无制度规定和合同约定,调岗后的薪酬标准应当协商确定,而不能由用人单位单方确定;

二是与员工书面确定新的岗位与报酬标准。

(4)解除。

员工经培训考核后仍然不胜任原岗位或者经调岗后仍然不胜任新岗位的,企业可以单方解除。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判定客观情况变化。

对重大客观情况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务中一般是依据重大情势变更原则来认定,将客观情况界定为“无法预见、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具体的判定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客观性。此种变化是客观性变化,而非企业主观意愿;

二是变化的主体是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应当与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加以对比;

三是重大性,变化导致原有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如符合这三个标准,则构成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可以适用该项解除。

(2)协商前置。

该项解除必须经过协商的前置程序,协议一致的,变更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协商无法取得一致,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操作中,建议企业向员工出具劳动合同变更通知书,并保留相应材料,以证明企业已经履行协商前置程序。

(3)排除非客观情况。

实务中一般依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第二十六条有过相应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客观情况”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迁移、资产转移、企业改制、部门撤并、经营方向或经营战略重大调整、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等。

除此之外,如企业之间的股权并购、合并、分立、企业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属于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应当予以排除。

提醒:

1、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分不同情形,适用的程序不一样,一定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否则很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就很考验用人单位前期劳动规章制度是否周全完备。一旦被认定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的两倍,具有惩罚性质。

2、不是所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都要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所称的“代通知金”。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语。只有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规定了用人单位选择立即解除,需要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猜你想看

你了解焦虑吗?五分钟告诉你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配把车钥匙要5000块?钥匙丢了可以不配吗?
越来越多人喜欢“去客厅化”,不是误导,都是过来人的经验教训
北京公积金缴存比例
小户型的阳台该铺贴怎样的地砖?来看看这几种吧
解开“肺功能”检查五大疑惑
在售楼处看沙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最奢侈的9种食材,鱼翅燕窝排不上名,知道5种以上算你厉害
你的爱车刹车盘生锈了吗?如果生锈,记得这样做
share | 李兰迪美图
情绪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
茉莉盆栽在北方如何安全越冬?
这才是广式白切鸡的正宗做法,简单4步,鸡肉鲜香美味,原汁原味,皮脆肉滑!
汽车半轴的“全浮式”和“半浮式”分别指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红糖、红枣、阿胶、菠菜…… 补铁吗?
房贷占比工资多少合适?理想与现实差距有点大
一看就很精致的女人,包里少不了“4件宝”,占超3样就算,你是吗
香气与颜值并存!5款好用的沐浴露,洗出淡淡的清香舒适
古风壁纸丨珠翠华妆映月光,古韵悠悠醉流年
轮胎上的各种字符都表示什么意思,家用车的轮胎又该如何选择呢?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