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子女年满八岁 跟谁自己决定

Mr.zhuMr.zhu2025-05-20 12:40:3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130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但当父母走上离婚的道路,孩子的抚养权会成为焦点,夫妻间的子女争夺战经常上演。孩子到底归谁?学历高、条件好就一定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吗?2021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给出了答案。

河北区人民法院法官吴凤侠介绍,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该条与现行《婚姻法》的规定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设置了3个年龄段,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个阶段是“两周岁以内的子女”,法律规定“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那一定是由母亲抚养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法律只是规定了一般情况下是由母亲抚养。现实中会存在特殊情况,比如母亲此时患有重疾,生命堪忧没有精力照看子女,或者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有可能发病时伤害子女等。此时,子女不宜由母亲抚养。

第二个阶段是“已满两周岁、未满八周岁的子女”,法律规定“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来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改变了以往可能还会考虑父母双方利益的做法,完全站在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那如何体现“最有利”这一原则呢?法官裁判时会对父母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比如是否有稳定的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让子女生活无忧、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否有良好的品行、有无可能影响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不良嗜好和言行、是否有家庭暴力倾向、老人帮助照顾未成年子女的参与度等,都是法官衡量的标准。

第三个阶段是“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法律规定“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也就是说,当父母双方争执不下时,要让未成年人自己向法官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因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离婚产生的影响,已经有了识别、判断和预期能力,可以自己独立做出更愿与谁一起生活的真实意思表示,该意愿将是法官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的重要依据。

本报记者 李倩

来源: 今晚报

猜你想看

买房为什么要交公共维修基金?什么情况下使用公共维修基金……
汽车是如何给电瓶充电的?
在体制内工作十年是一种什么体验?
五招告别大圆脸,懒人瘦脸小技巧! 建议码住,反复练习!
轻奢品牌TOP10,你有几个?
各类食物可以冷冻、冷藏多长时间?我帮你梳理好了,拿走即可
如何辨别好茶?
汽车自动启停功能为啥都不喜欢用?是省油还是毁车?听听修理工怎么说。
到北京必吃的美食
家电怎么选?内行人教你这3大电器的选购方法,帮你省下几万块
适合全家老小一起游!北京近郊5个人气亲子景点,人少景美口碑好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十大名汤
关于户外穿衣你了解多少?
汽车上的N档别当摆设,这样用安全还省油
被忽略的江诗丹顿时间等式功能
封阳台防漏水攻略:不可忽视的封窗施工注意事项
为什么燃油车离不开变速箱,而纯电动车就不需要?
进口红酒如何通过RFID标签实现产品出处溯源
户籍地和工作地不一致,自己的社保缴纳有影响吗?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