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四大误解

Mr.zhuMr.zhu2025-04-21 17:32:20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209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由来已久,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起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添加剂认知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四大误解。

误解一

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

本次调查显示,62%的消费者认为“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长期大量”其实是外行话,真正懂食品安全的专家不会这么说。比如在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时,要充分考虑“终生、每天、大量摄入”的极端情况,因此网络上所谓的“长期大量摄入有害健康”几乎不可能出现。此外,国家标准在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时也是“算总账”,因此大家担心的“叠加效应”也涵盖在内了。

误解二

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

比人工合成更安全?

本次调查显示,70%的消费者认为“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罗云波表示,这种想法可能与人们普遍存在“化学恐惧症”有关,但不论是天然来源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物质”,在管理上也是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方法和准绳去评估其安全性。因此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同样安全的,无论何种来源。

误解三

“0添加”“0防腐剂”更安全?

本次调查显示,66%的消费者认为“0添加”“0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出,“0添加”“0防腐剂”是典型的恐慌营销,利用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不信任,反过来也进一步强化了“食品添加剂有害”的认知。实际上,“0添加”“0防腐剂”并不会更安全,有时还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作用,可能对其他产品形成污名化和不正当竞争,不利于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误解四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食品添加剂?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两种典型的违法添加物,然而本次调查显示,仍有近8成消费者将其误认为食品添加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只有政府批准使用的才是食品添加剂,未经批准而使用的是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混淆了食品添加剂与违法添加物。尽管政府有关部门、专业界和食品行业围绕食品添加剂已经做了大量科普,但很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建议专业界进一步加强传播策略研究,让科学知识和理念真正做到“入耳入心”。文/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

猜你想看

“00后”初涉职场 敢言还要肯拼
如何判断汽车无法启动,究竟是起动机还是蓄电池的故障?
基于PyTorch图像特征工程的深度学习图像增强
中国车市“价格战”释放了什么信号?
月月痛必吃的暖宫水果有哪些呢,女人暖宫必吃的5大水果
暮夜传说新手攻略,萌新入门指南
5种花一晒就蔫,放暗处越长越绿,养不好都是弄反了
6种易爆盆的植物,对比一下,看看喜欢哪些?
汽车怠速时,电瓶能充进去电吗?
家有小学生和上班族,6天早餐搭配,好做好吃又营养,家人喜欢
企业会怕劳动仲裁吗?过来人总结:抓住这点很关键
为什么公司裁员总喜欢先裁老员工?2点原因很现实
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太难受?缓解视疲劳妙方请收好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自驾游,你知道自驾游的优点和缺点吗?
机票和登机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定要换登机牌?
空调不制冷是什么原因怎么排除
足金和千足金哪个好?有什么区别?哪种更加保值?
有人月薪过万,有人不如保安?基层记者薪酬探究
必看的纪录片电影片单分享
大自然的画笔 内蒙古阿拉善现双色湖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