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5年的作品,无与伦比的旋律
周杰伦作品为何25年经久不衰?(上)
提到周杰伦,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做为近20年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男歌手,其大名可谓家喻户晓。
但是作者相信,80%的人所熟知的周杰伦都是通过《晴天》,《听妈妈的话》,《稻香》, 《青花瓷》等等类似的现象级作品……
其中更有抖音,B站等平台的周杰伦模仿者(如黑伦)常犯“读瘾”,用《搁浅》中著名的高音片段“读完了依赖……”来引流,使得更多人对周杰伦的印象停留在阴天忧郁的伤情场景中……
然而实际上,如果只是靠《晴天》,《搁浅》这样的作品,也许只能红极一时,但绝不会红极一世。
周杰伦作品的真正魅力从来不在于他的伤感爱情歌曲,而在于其天马行空的旋律,以及无与伦比的编曲,作词等多种方面。
可以说:创新与变化是周杰伦作品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
于是,作者总结并推荐了以下每个周杰伦专辑中所做创新与变化较多的单曲。(仅作者个人观点)
特别提醒:作者是一位纯业余听众,仅从业余的角度来推荐曲目,更符合大众的所需。咱们不讲专业的,从业余来分析业余,才能更好的融合听众。
如下曲目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张:《Jay》
二零零零千禧年,周杰伦第一张专《Jay》横空出世。打破了华语乐坛传统的rnb模式,是在陶喆之后的新一任rnb创作者。这张专辑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同时也是华语乐坛新时代的开启。
1.《完美主义》 :这首歌一开头以嘈杂的环境音入耳,伴随着电磁阻尼的滋拉声,仿佛时光倒流。然后突兀地便响起了钢琴的声音,开始了本曲的前奏。
这首歌以周杰伦独特的咬字不清式唱腔,带着那种独有的“半死不活”哼调,使听众眼前一亮。
最大的特点便是在本曲的尾段,作词人方文山因为实在憋不出来词了,竟然让周杰伦连续念唱自己的名字足足22遍,不仅是听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更是刚出道的周杰伦名字深入人心,本曲属于周氏情歌的前期名作,建议尝试聆听一下。
2.《伊斯坦堡》:这首歌的母带处理略显毛糙,一听就知道录音设备或条件不是多好。而且那时候的周杰伦唱功略显青涩,很多高音处都是凭嗓子硬吼上去。 但是架不住其优秀的作曲和编曲掩盖了不足,使得这种略显简陋的母带原声更有一种“自然之美”。
作词人是《可爱女人》《简单爱》等著名曲目作词徐若瑄。其直白而不加修饰的辞藻,更使得歌曲有一种懵懂的美好天真。建议尝试聆听一下。
3.《印第安老斑鸠》:这是一首在当年被大多数人不为认可的歌曲。因为其曲风过于怪异,而且周杰伦唱法过于随性,使得这首歌在诸多周杰伦作品中就仿佛走在大街上的混子。
然而随着时间的沉淀,如今再细细品味这首歌曲,会发现里面较多的创新,以及未曾发现的彩蛋。
比如有一句歌词“包括像猫的狗”在周杰伦第二次副歌演唱时明显演唱的为“包括他妈的狗”(除非周杰伦已经口齿不清到“像猫”和“他妈”分不清)。其中,作词方文山贡献了近十种沙漠动物在歌曲中,也算得上是一座歌曲中的“动物园”,建议尝试聆听一下。
(这张专辑中还有一首颠覆中国风认知的《娘子》,因本人知识有限无法评价这首歌,好奇的听众可以去尝试一下。)
第二张:《范特西》
《范特西》是作者比较喜欢的专辑之一,当时上高中坐校车时,作者硬生生从生活费中扣出百元巨款买了《范特西》和《八度空间》两张CD,每天晚上坐校车回家时,CD往一块120块钱淘来的美国垃圾CD随身听里一丢,耳机一带,下巴一托,看着窗外的风景,简直是整个高中生涯中最悠闲美好的时光……
《范特西》斩杀了多个金曲奖奖项,2001年金曲奖颁奖典礼那一天晚上,又被称作“利用华语乐坛改朝换代的夜晚”。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1.《爸,我回来了》:一首为数不多的反家暴题材的歌曲,主题以说唱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由周杰伦本人作词作曲。由于周杰伦幼年父母离异,再加上这一首歌曲的渲染,使得不少听众在当时都以为周父是一位家暴男,后来由周杰伦本人辟谣是在写一位同事的家暴经历。
歌曲以淅淅沥沥的下雨环境音开场,下着下着,忧郁的大提琴映入耳朵,整首歌充满了心碎忧郁的调调,其中周杰伦生动有力的说唱更为歌曲注入了生命力,展现出家暴的控诉以及对命运的反抗,建议尝试聆听。
2.《忍者》:用中国乐器演奏东洋曲风,《忍者》整首歌只有一个和弦,从头贯彻到尾。其开头的说唱更令人耳目一新,可以称得上是华语乐坛说唱歌曲的始祖,有好多人听了十年都学不会怎么唱。
这首歌曲是典型的周杰伦快歌,其演唱速度达到了8.6字每秒的惊人速度,当然,如果不看歌词肯定听不懂😂
作词人方文山使整首歌的场景如日本漫画一般句句展示,搭建了一个忍者飞舞的幕府年代场景,并穿插“插花”,“味增汤”等日本本土元素,使歌曲更加地域化。建议尝试聆听一下。
3.《威廉古堡》:这首歌的整体旋律阴森诡异,但又不乏灵活幻想。作词人方文山更是凭借此曲一举拿下金曲奖最佳作词
威廉古堡整体韵律偏西洋化,讲述了关于威廉公爵的恐怖古堡的故事开展,其中,周杰伦的“哼氏唱腔”将他自己的声音变为了一种乐器,听起来悠扬诡秘,别有一番不一样的感觉。而歌词中的“不会骑扫把的胖女巫”, “专吃AB血型老鼠的凯瑟琳公主”等等离奇诡异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诡秘阴森的乐曲。
其中有一件津津乐道的插曲,周杰伦在录音室演唱这首歌曲时,觉得歌曲后面伴奏太长,于是擅自加了一段第一张专辑《jay》中《斗牛》中的RAP说唱,一下子将场景从阴森恐怖的古堡拉回到了人声鼎沸的篮球场,所以也被歌迷戏称为“周杰伦在古堡中打篮球” 。而作词方文山在经历了《娘子》改词事件后再次被擅自改词,当晚拉黑了周杰伦的联系方式,而且在金曲奖最佳作词奖后,感谢了公司同事所有人,唯独跳过了周杰伦……建议尝试聆听一下。
第三张:《八度空间》
《八度空间》作为作者心目中周杰伦排名第一的专辑,不可谓不被称作为神专。然而在20多年前的金曲奖颁奖仪式上,这张专辑却颗粒无收,没有拿到奖项。也是成为了周杰伦以及诸多歌迷心中的一道坎……
1.《半兽人》
还记得当年作者坐校车晚上回家的路上,结束了在高中一天埋头苦干的疲惫,回家的路上耳机中传来的《半兽人》澎湃激昂的调调,感觉浑身的疲惫瞬间清扫而空。
《半兽人》开场先以交响乐组合环境音营造出史诗级的魔兽世界氛围。然后便是电子音相当有节奏的开始了第二前奏,正是这一段第二前奏使作者听了三年,永远无法忘怀。
歌曲中还运用了对乐器的创新性用法,如三角铁的加入使用,以及女音吟唱的背景音烘托,无一不制造出魔兽世界危机四伏,神圣而又庄严的格调。
其中副歌部分中低音吼唱尤为带感,掺杂着低音说唱,展现出魔兽生存厮杀的宏伟景观。
歌曲后半部分又加入了新一段人声和弦,以及周杰伦的RAP和声,使整首歌曲的听感更上一层楼,建议尝试聆听一下。
2.《米兰的小铁匠》:作者已经将这首歌的前奏设为了手机铃。《米兰的小铁匠》的前奏和《半兽人》如出一辙,同样是以宏伟的交响乐以开篇,然后以合成吉他音缓缓拉开米兰的故事。吉他和鼓点节奏带感,人声唱作细腻。
这首歌也被誉为和声使用的巅峰之作,其中每句话至少都有两个到三个周杰伦在共同吟唱,副歌部分无处不在的使用和声,是整首歌曲更加古典,在听感上更是无与伦比。
但是这首歌的歌词,却被不少人抨击为“黑童话”,有细心的歌迷发现,这首歌曲中的吉他音有时是真吉他音,有时是电脑合成的假吉他音。而真吉他音所出现的音段正好是歌词中对应小铁匠希望升起的音段,而假吉他音所出现的音段却仿佛在暗示着听众小铁匠到最后也是未能如愿买到心仪的吉他,只能一辈子默默打铁的悲惨结局……建议尝试聆听一下。
3.《火车叨位去》:这首歌周杰伦以特殊的闽南语方式来进行吟唱,而内地听众绝大多数没有接触过闽南语,听这首歌的时候,感觉周杰伦就是在哼哼唧唧的瞎唱,歌词则是一句都听不懂(这个就和口齿不清没多大关系了,但我估计闽南人听着感觉也差不多)
这首歌的韵律格调悠扬古典,过去有不少人抨击周杰伦吐字不清晰影响歌曲听感,而这首歌有力的证明了一首歌的好不好听与吐字清晰无直接关系,而是与歌曲的曲调和编曲有着相当大的联系。
如果你戴上耳机来听这首歌,会惊奇地发现歌曲的开头有一列火车从你的左耳朵孔入右耳朵孔出,这也是创新的一种体现。
歌词由方文山作词,歌词直接放下面了,作者文采不好,难以解释。
以上盘点的是对于大众所熟知的周杰伦的前三张专辑中的“冷门歌”,但如果你真正的戴上耳机仔细听进去,会发现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你缓缓打开,就如同两年前坐在校车上第一次听到《忍者》时瞠目结舌的我一样
以上是对于周杰伦前三张专辑的推荐曲目盘点,下一期盘点《叶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三张专辑的创新型曲目。
希望以上推荐曲目使你走入一扇音乐世界不一样的大门,感受周杰伦“范特西”式音乐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