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地球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成因

Mr.zhuMr.zhu2025-05-14 18:46:3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78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图片来自中国科大

下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圈层之一,深度范围约为660-2900公里,其体积和质量占比高达55%和52%,是地球演化的压舱石。近年来发现在下地幔存在包括大尺度(几百至上千公里)的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和小尺度(几公里)的散射体。尤为著名的低速异常体是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其横向和径向尺度可达上千公里。这些异常体的成因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和其它类地行星相比,地球内部的板块可以俯冲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将洋壳带至地幔深部,从而可能导致下地幔形成化学物质不均一性。课题组早前的研究表明,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地震学观测到的下地幔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但不可能导致LLSVPs的低剪切波速。

科研人员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在下地幔发现的多尺度不一的异常体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物质,而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很可能是由于早期岩浆演化形成的含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分解成极度富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导致的。

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猜你想看

徒步鞋和登山鞋的区别,徒步鞋的选购
丁字裤勒的那么难受,为什么好多女人喜欢穿?
买新能源车,避开这些“坑”
三问中国空间站:为何建?什么样?怎么建?
智能电能表怎么看电量?
等额本息30年的房贷要不要提前还款,到底划不划算?
交管12123怎么用别人驾驶证扣分?12123用其他驾驶证扣分流程
跑步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颜值吗?
被“职场空窗期”绊住的求职者,如何再出发?
其实你真的不会选咖啡,一分钟教会你选咖啡
12个简单伸展运动让你在重训前后松开紧绷的肌肉
这些化妆品冷知识,你知道吗?
这一周,院线片要有大热闹啊
“你住我家,我住你家”,这届年轻人玩起了“交换旅游”,靠谱吗?
车窗升降卡顿缓慢,还有异响?平时注意这4点就能避免
两性关系:为何你不该和熟人擦出火花?五大理由告诉你真相
食物中的维生素是怎样被毁掉的?
为何店里生蚝6元1个,街边却卖10元6个?这秘密只有行家才知道!
白头发啊!怎么才能少一点?简单4步学起来
经济性裁员,怎么操作才合法?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