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付费内推”等求职陷阱?教育部支招

Mr.zhuMr.zhu2025-04-08 08:12:01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528

如何避开“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求职陷阱

教育部教毕业生四招“秘笈”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教育部近日发文,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期务必提高防范意识,牢牢掌握4招“求职秘笈”,避免落入招聘陷阱,实现尽早顺利就业。

当前,正值“金三银四”求职就业黄金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坑”设陷,“付费内推”“有偿就业”“实习生套娃”等乱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教育部提示,警惕求职骗局,不打无准备之仗。

警惕“付费内推”。“付费内推”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在求职中,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

警惕“实习生套娃”。“实习生套娃”是某些用人单位的员工甚至是非正式员工,以单位名义招聘实习生,借此分派自身工作任务骗取免费劳动,或进行“有偿实习”。在求职中,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或就业岗位,避免落入“空手套白狼”的圈套。

警惕“虚假招聘”。“虚假招聘”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虚假宣传,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在求职中,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等都需要谨慎对待。

警惕“非法传销”。“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立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针对相关求职问题,教育部向高校毕业生提出4点建议:第一,使用正规求职渠道。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网站,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获取求职信息。第二,及时核查招聘信息。通过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来确认是否合法注册。通过用人单位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招聘信息,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第三,时刻保护个人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在求职过程中,不轻易将个人证件原件交付他人或泄露银行卡、网银密码,确需提供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时,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第四,坚持运用法律武器。如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第一时间保留证据,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如遇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要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公安部门报警。

猜你想看

王者荣耀:野王修习手册,学会这几位驰骋野区
从北京到海南,边走边玩,有什么好的旅游线路?
怎样判断酒质的优劣?几个简单实用的小方法教你鉴别好酒
一个人什么性格,看吃饭习惯就知道了
花盆里插铁钉有用吗?能不能替代硫酸亚铁?
征信有过逾期买车,办理分期困难度高吗
7大蓬松头发技巧,不需发根烫头发秒站,睡前做这件事头发一定塌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这份预防指南请收好
《原神》公布「神工天巧·宝录之章」活动玩法, 奇妙的秘境挑战
什么是功率因数?很多人还搞不清这个概念
如何和女人聊天让她念念不忘?3个方法让她爱上你
再善良,这三件事也不能让
买柚子,只看大小就错了!牢记“四字口诀”,皮薄味甜一挑一个准
7月最佳旅行地推荐,个个清凉景美又好玩,你还在等什么
氙气大灯,为什么最后还是输给了LED?
steam注册人机验证老是验证不了,一招搞定
发动机带不带“T”,有啥差别?跑趟高速明白了
汽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为什么不建议您使用?
身体湿气太重怎么办?夏天祛湿正当时
2020年养老金上调的30省份,谁涨最多?最低呢?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