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地球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成因

Mr.zhuMr.zhu2025-05-14 18:46:3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54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图片来自中国科大

下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圈层之一,深度范围约为660-2900公里,其体积和质量占比高达55%和52%,是地球演化的压舱石。近年来发现在下地幔存在包括大尺度(几百至上千公里)的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和小尺度(几公里)的散射体。尤为著名的低速异常体是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其横向和径向尺度可达上千公里。这些异常体的成因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和其它类地行星相比,地球内部的板块可以俯冲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将洋壳带至地幔深部,从而可能导致下地幔形成化学物质不均一性。课题组早前的研究表明,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地震学观测到的下地幔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但不可能导致LLSVPs的低剪切波速。

科研人员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在下地幔发现的多尺度不一的异常体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物质,而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很可能是由于早期岩浆演化形成的含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分解成极度富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导致的。

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猜你想看

B2/A1/A2/A3/B1驾照扣分及年审
祛皱纹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八点,皱纹自然慢慢消除
秋冬换季易烦躁?建议女人:养成5个小习惯,身心轻盈气色佳
仅6.1%应届本科生起薪过万,幸福感高但工资不高的工作更受欢迎
核酸做那么多次,你了解它的原理吗?阴性就能排除感染的可能吗?
中国团队成功证明国际数学界60多年未解核心猜想
被公司裁员时应该注意什么?十大问题,十大细节
一个银手镯一个玉手镯怎么戴,讲究不止一点点,戴错了贻笑大方
通过“血常规“”的化验可以查出什么疾病?
汽车空调制冷的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卫星遥感技术?
终于买到了我心仪已久的昂科威S
王者荣耀像素块怎么获得,像素块收集攻略
数说2022汽车召回|德系第一,自主第二,特斯拉召回比新车卖的还多
一克拉钻石到底有多大?买钻戒要这样选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别人问你工资多少,高情商会这么回答,既不伤人,也给自己留余地
C2驾照是什么车型的驾驶证
“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
呼吸道合胞病毒如何预防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