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与体制如何共享改革红利

Mr.zhuMr.zhu2025-05-22 19:40:05来源:DeepSeek (www.deepseek.com)阅读: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外景。图/视觉中国

科研人员与体制如何共享改革红利

文/闫肖锋

如今科研人员下海已是平常事,但近期国内一个研究院的集体离职事件还是引发热议。

最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简称“合肥院”)超90人离职的风波成了媒体热点。7月17日,中科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调查此事。据媒体报道,2018年“合肥院”下属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的人才队伍从50多人发展到了500多人,但在2019年只剩下200人,2020年多人辞职后仅剩下100人左右。

中科院系统是国家科研的重要力量,是国家队,因此这起集体离职事件惊动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赴合肥调研。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听取中科院有关情况汇报,要求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其下属研究所职工离职事件展开深入调研。

但科研体制机制问题才是整个问题的核心。这90余名科研人员选择集体辞职的潜在理由是,他们希望把目前的科研成果通过科创板进行上市,像他们的校友陈天石一样。辞职的90多人虽然在一般人眼中看来算是衣食无忧,但如果一直在此停留,加薪空间确实有限。

当前科技创业热潮兴起,不少高校研究人员被科技公司重金挖走,或选择出来创业。中科院内部也一直在推行改革,重点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引入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等。在大国科技角力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力量并实现其自身价值?如果能把科研人员从“圈养”变成“放养”,放进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去冲浪,可能是一个好的渠道。

专业科研院所更多偏向基础科学研究,这种研究与技术商业化落地之间有不少距离。面对这个问题,国家可以鼓励在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优惠条件直接给到企业,企业再按市场机制组织科研力量。十几年来,科技部共批复了一百多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年薪就可达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可谓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赢”。

基础科学研究是技术产业化之基,没有技术市场化,一国之科研实力就无法发挥出来,研究人员的个人价值无从充分体现,也不可能有“寒武纪”那样的创业神话。曾经,科技人员停薪留职曾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效应,“星期天工程师”也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必须承认,柳传志、陈天石的成功毕竟是个案,并不是所有科研人员离开体制就能致富,需要艰苦奋斗加上机遇,更需要科研体制的持续变革。

总之,科研与体制应该建立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保障专业科研院所研究人才队伍的稳定、成长性,以及实现科技产业化、市场化和科研人员的个人价值,这两件事都不容小觑。

猜你想看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妨试试4种食物,或能轻松解决哦!
经常熬夜的人,饮食上需注意3点,养心、养肝、养脾胃
怎样在城市道路上超车
如何管理职场新人?
运动鞋都有哪些种类?挑选时应该注意什么?
血检报告该怎么看?
细数世界十大名酒
奥迪尾部的“数字+TFSI”代表什么意思?
📝 FSNotes - 一款开源现代化笔记管理器
"两驱车"和"四驱车"有多大差别?家用车有必要买四驱吗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方法
驾驶证遗失 如何申请“补领”?
怎么选软糯香甜的榴莲
AI 大模型数据标注“民工”月入不过 5000 元,单价从五毛降到四分
公务员有5条辞退标准,但很少有人触犯,“铁饭碗”名不虚传
疫情反复,居家时囤够5类食物,营养高耐储存吃法多,提高免疫力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1月国产网游审批信息 115款游戏获批
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还要不要贴?官方解答!
《51件你必须知道的职场小事》领悟职场中不可忽视的10个必备技能
到亳州旅游,这12道当地传统特色美食值得品味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