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地球下地幔底部大型结构体成因

Mr.zhuMr.zhu2025-05-14 18:46:39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92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图片来自中国科大

下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圈层之一,深度范围约为660-2900公里,其体积和质量占比高达55%和52%,是地球演化的压舱石。近年来发现在下地幔存在包括大尺度(几百至上千公里)的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和小尺度(几公里)的散射体。尤为著名的低速异常体是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其横向和径向尺度可达上千公里。这些异常体的成因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和其它类地行星相比,地球内部的板块可以俯冲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将洋壳带至地幔深部,从而可能导致下地幔形成化学物质不均一性。课题组早前的研究表明,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地震学观测到的下地幔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但不可能导致LLSVPs的低剪切波速。

科研人员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在下地幔发现的多尺度不一的异常体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小尺度散射体和大尺度高速异常体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物质,而位于非洲和太平洋板块底下的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很可能是由于早期岩浆演化形成的含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分解成极度富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导致的。

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猜你想看

雨刮器多久换一次 如何判断汽车雨刷多久换一次
辞职信怎么写?参考这个模板,既优雅体面,又能规避法律风险
最全神农架旅行攻略,再也不用担心被宰客,这份攻略真实用
夏天最不能错过的甜品,组织绵柔似云朵,甜而不腻,吃一次就爱上
电动车是快骑还是慢骑更省电?学会4个技巧,让电动车多跑20公里
要退休了,医保补缴有没有必要?
不到五万,搞定你人生第一只钻表
真假4K屏幕?别吵了
青海大环线,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网红线路,一路奔波,一路美景
少吃多动还是不掉称,提高代谢才是减肥的王道
按揭“20年”和按揭“30年”,哪种更划算?
驾驶证学习证明的有效期,从何时开始算?
七八十年代流行全国的“的确良”,为何突然消失?其实它改了个名
没有工作单位,医保怎么办?
“抱歉,超过35岁我们不要”,研究生求职被拒,HR的话现实又扎心
汽车保养后油耗反而增高,是什么原因所导致?
普洱生茶和熟茶到底区别在哪里?是生茶好喝还是熟茶好喝?
一分钟看完,2021年职场7大新趋势
夏季汽车空调怎么用?学会这些正确使用方法,省油还防异味
施耐德电气尹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16字建议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