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档”社保缴满15年,60岁退休后,每月可领多少养老金?

Mr.zhuMr.zhu2025-05-03 05:58:35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10

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在改善,政府也不断地造福于民,推出了很多福利政策,社保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我们国家有非常多的人都享有社保,但是大多数人对社保的概念只停留在了每月缴纳一定金额的社保费上,其实对于社保和养老金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

其实要想享有社保这种福利保障制度,退休以后可以领到钱的话,就需要达成以下这些标准:首先参保人每月需要交社保费,其次还需要缴纳到一定的年限,那么如果每月我们只交最少的钱,退休后我们每月能拿到多少钱呢?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我们每月所需缴纳的社保中,养老保险只是其中的一种保险,只要我们按照规定缴纳社保到一定的年限后,等到退休以后,我们每个月都可以领到钱,并且可以一直领下去,直到离世为止。

大家每月缴纳的社保基数不是固定不变的,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动。目前全国平均的最低缴费基数是3368元。在职人员按3368乘以8%计算,就是269.44元,也就是说每个月员工自己要交269.44,剩余的3098.56元由公司支付。而其余类人员的标准则完全不一样,比例是20%,3368乘以20% 就是673.6元,也就是说,其余类人员每个月需要交673.6。

如果大家想退休以后顺顺利利拿到养老金,还是需要注意以下的相关事项。首先我们必须累计交满15年的社保,期间如果停止缴费了也没关系,后续可以根据政策规定进行补交;其次是要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而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则是50岁。

目前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是大家一旦缴足了15年,立即不再交钱,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达标,将来可以领钱了,就只需坐等退休每月领钱了,还继续交钱自己不是亏大发了吗?其实这种想法反而对自己不利,因为我们缴费时间越长,交的金额越多,以后能够拿到的钱也会越多。而且如果我们想要有医保,只缴纳15年还没达标,医疗保险是需要交满25年的。

假如我们只交了15年以下的社保,但还想领退休金该怎么办呢?那就要缴费到满15年为止。如果是延长缴费期,还没交够15年的话,那就得一次性补齐剩余所需缴纳的钱了。

对于每个月必须要交社保这个常识,大家都清楚明了,但对于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钱,大家都不了解,都很渴望知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以3368元为最低标准为例,看看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我们能够拿到的退休金总数等于统筹账户每月应得养老金加个人账户每月应得养老金之和,再结合平均数,大约是1023元左右。如果国家提高了整体缴费基数,那么我们领到的钱也会相应有所提高。所以如此看来,将来我们每个月能领到的钱会高于1023元。

2018年,北京市做了相关的数据统计工作,该市的月平均工资为7855元。以此7855为例计算,退休后每个月可以拿到1712元。由以上两个例子的不同结果可以看出,我们现在交的钱越多,将来拿到的钱也会越多。

但其实我们老百姓中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了省钱,我们都习惯交最少的钱,那退休后领到的钱也是最少的。从上面两个例子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缴费标准,退休后领到的钱也大相径庭,所以如果大家经济允许的话,还是尽量多交些钱,将来拿到的钱也会相对多些。

退休以后我们还有些额外补贴,比如有住房补贴、有物价补贴、有工龄补贴等等,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相关规定。像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冬季都会有取暖费补贴等,其他地区则是一些固定项目的补贴。另外,如果有人不幸去世了,那么家属不仅可以合理合法地领走其个人账户上的钱,还可以领取相关丧葬费、抚恤金等。

综上所述,即使已经交足了15年的社保,我们也还可以继续缴纳,这样即便物价一直在上涨,又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我们将来领取到的养老金会高很多,晚年的生活品质才会更有保障,晚年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猜你想看

逆水寒手游金兰情义奇遇攻略
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汽车搭电的操作步骤
绩效考核的5个基本准则,缺一不可
虎年春节去哪儿玩?这10条线路带你“潮玩北京”
电费快赶上油费,新能源不香了
什么是哈斯效应?
什么是小聪明,什么是真聪明?
月球上能种植吗?最新研究称拟南芥植株在月壤中生长速度较慢
天渐冷:如何应对汽车玻璃结冰?
驾驶证到期换证,自助体检机教程
瑜伽体式和呼吸如何平衡?
大话西游归来平民伙伴怎么搭配最强职业推荐和内部号攻略
涡轮车比自吸车更容易产生积碳么?
好消息!门诊也能报销!超详细操作指南请收下
大学生求职防骗锦囊
关于女性的胸型,到底有几种形状?女性应该如何练胸?
“茅台15年”和“存放15年的茅台”差别在哪儿?哪个更值钱?
古风壁纸丨蝶绕白纱,草原浅笑,邂逅古风头像的灵动之美
在网上花数百元问诊,靠谱吗?小心别踏进“问诊陷阱”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