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瀑布、别墅,你真的了解庐山吗?

Mr.zhuMr.zhu2025-05-23 23:49:38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2

▲ 远观庐山五老鞥。摄影/高建萍

-风物君语-

庐山,不只是避暑胜地

1886年,也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来自英国肯特郡的传教士李德立首次登上庐山。这座长25千米、宽10千米的山,东偎鄱阳湖,北枕长江,山间林木葱茏、瀑布飞挂,让他感觉非常cooling(清凉)。于是,他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在庐山上租下4500亩土地,除了修建教堂传教布道,他还打算在山上修建别墅,以为避暑之用。

这是庐山第一次和“避暑”二字产生联系。

 

▲ 庐山牯岭晨曦。摄影/李鹏飞

100多年后的今天,当初被认为“cooling”的地方别墅林立,号称“万国别墅博览园”,而别墅区以西,则形成了一座繁荣的“云中山城”——牯岭镇。每年夏天,去庐山避暑的人,将美景之外的叹服都留给了这座山间小镇。

避暑,是贴在庐山身上最多的标签,但拨开常年缭绕在庐山上的云雾,你就会发现:避暑,只是庐山的冰山一角。掀开这个角,庐山,是一座改变了中国的山。

▲ 庐山望江亭。摄影/潘立

 

庐山,长江中下游最璀璨的明珠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从“体量”来看,庐山不算大也不算高,但却是五岳之外,唯一有“岳”字冠的山。也许,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拔地而起的那一刻起,她就注定会成为这片平原上最璀璨的明珠——北面,是亚洲第一长河长江;东南面,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山、湖、江“三位一体”的结合,为她赢得了“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也使得她成为中国最早入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名山

庐山位置示意图。制图|Paprika

天赋异禀的背后,是长达千万年的漫长磨炼。

大约10亿年前,庐山在浅海沉积的古老地层中经过反复的抬升和陆沉,最终才得以浮出水面。大约6000万年前,“燕山运动”初步奠定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貌骨架。在这一复杂的地质过程中,由于庐山一带基底的古老岩石已经刚化变硬,受力挤压后,西面不断上升,庐山初现,而东南面却发展为断陷盆地,鄱阳湖盆地初具雏形。在随后2000万年间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山体不断抬升,盆地继续下沉,于是庐山与鄱阳湖这对“孪生姊妹”正式诞生了

▲ 庐山北门山脉。摄影/高建萍

▲ 庐山骆驼峰。摄影/潘立

庆祝还为时过早,真正的磨炼才刚刚开始。

大约3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开始。大地剧烈抖动,巨大的冰晶推搡着岩石和沙粒,打磨着庐山;沉睡的冰河也开始苏醒,奔腾咆哮冲击着庐山。几百万年的时间里,自然界的秩序被重新书写,庐山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3400种植物、2000余种昆虫、117种鸟类、33种兽类,在171座山峰、26座冈岭、20条壑谷间和谐共生。树木葱茏、鸟吟兽啸,属于地垒式断块山的庐山,劫波渡尽,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勃勃生机。

沉默的石头,为这些生命的成长提供了空间,而供养这些生命的,则是奔流在庐山上的那张巨大且华丽的水网

▲ 庐山秀峰瀑布。摄影/潘立

▲ 三叠泉瀑布下的清潭。摄影/左夕明

潺潺溪流由山顶层层跌落,汇成22处飞瀑,它们矫若游龙、吐珠泻玉,环绕庐山形成“庐山瀑布群”

飞流直下的瀑布,又汇成瀑潭,在海拔约900米的地方形成一道坡折线,被誉为“庐山的铂金项链”

▲ 碧龙潭瀑布。摄影/潘立

丰沛的水量,保证了庐山上的环境与植被接近自然状态,也调节了庐山的气候。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庐山处于云遮雾绕中,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孕育了中国名茶之一庐山云雾茶

泡茶的泉水,不必远寻,庐山也一并生产了。充沛的降雨,在山上经过层层“过滤”之后,清澈晶莹富含矿物质。茶圣陆羽穷尽一生遍访天下名山,评出“天下十大名泉”,庐山占了3个

自然恩宠,盛极于斯。庐山要做的,只是静默地等待,等待一群才华横溢的人,从历史中款款走来,为她书写更加华丽、更加耀眼、足以影响整个中国的新历史。

 

庐山,书写了半部中国文化史

国学大师季羡林晚年病重,人问:如何定义庐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他挣扎着从病榻上起身,用毛笔郑重写下六个大字:庐山,人文圣山

据统计,庐山上有摩崖石刻900余处、碑刻300余处,寺观曾多达500多座,历史上曾有1500名诗人,为庐山写下了4000余首诗歌,历代绘画大师以庐山为题材所画的山水画,更是数不胜数……

 

▲ 庐山秀峰摩崖石刻,李白诗中描绘之地。摄影/查明德

而这一切,都缘于东晋时期一位高僧的无意停留。

公元381年,南下广东的慧远法师途经九江,被闲旷秀丽的庐山吸引,遂驻锡于此,在庐山北麓修筑精舍东林寺,开创了净土宗

24年后,再也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陶渊明,登上鄱阳湖畔的一叶小舟,高唱《归去来兮辞》,回到了庐山脚下的栗里陶村,开创了田园诗派。50年后,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在庐山脚下的鄱阳湖上写下了其代表作《入彭蠡湖口》,江西因此也成为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

▲ 东林寺。图/视觉中国

又10年后,道教上清派宗师陆修静,在庐山北麓构筑太虚观。他在庐山上一住就是七年,统一汇总道教经典1000多卷,使道教的宗教仪式得到统一规范

短短几十年间,庐山以她的“秀出东南”,使得儒释道三家在她的怀抱里完美共存、和谐相生。而她,也从一座自然之山,变成中国文化史上再也无法忽视的焦点——

▲ 云雾圆佛殿。摄影/潘立

李白为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句;白居易在庐山脚下的浔阳江头,写下了传世长诗《琵琶行》;周敦颐干脆在这里筑起濂溪书院,著书立说,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之祖;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醉后,为庐山留下了自信“只有当年李白才能写出”的《庐山高》;而“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已经脱离庐山,升华为中国人看待事物的哲学方法……

这些与庐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文人,承包了中国人的语文课本。但这些还不够,庐山还有更重要的、足以影响中国后世的事情要做:

▲ 庐山花径,白居易草堂便在其中。摄影/李鹏飞

▲ 白鹿洞书院内学生在上文明礼仪课程。摄影/高建萍

1179年,年过半百的朱熹登上庐山五老峰南麓,见南唐时修建的“白鹿国学”只剩一片残砖断瓦,于是在旧址基础上,兴建了“白鹿洞书院”,开创了古代书院会讲先河,并撰写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之一《白鹿洞书院教规》,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模式图

以白鹿洞书院为首,有宋一代,江西共建书院235所,培养出11名状元、5545位进士,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白鹿洞书院,因此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明代时,庐山画风突变,成为“皇家圣山”。因为朱元璋曾在庐山脚下的鄱阳湖大败劲敌陈友谅,建国后,他特地命人开凿出庐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登顶大路——九十九道盘古道,将巨大的御碑运上锦绣峰,盖起了御碑亭,并对庐山进行封诰。

从此,庐山又开始扮演起文化之外的重要角色。

 

别墅背后,庐山故事更加精彩

1927年时,李德立当初规划的修建别墅的地方,已经林立15个国家风格的560余栋别墅,成为近代中国最独特的地方之一。而别墅区以西,为生活提供物质保障的地方,也发展成为一个有1.4万常住人口的小镇牯岭镇,这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名山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 牯岭镇夜景。摄影/李鹏飞

清末民初,苍茫中华狼烟四起时,庐山又一次成为各种势力的焦点:

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进入庐山地区传道,与佛教、道教在庐山上形成“一山藏五教,走遍天下找不到”的奇观。

▲ 庐山基督教堂。摄影/潘立

民国政府以这里为“夏都”,欲将这里打造为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美庐别墅里的一举一动,都对当时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庐山上发现多处第四纪冰川遗址,庐山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此后70余年间,地质学者们对庐山研究不断,庐山也成为中国首批地质公园之一

▲ 美庐别墅。摄影/石耀臣

从小在庐山别墅里长大的美国人赛珍珠,以中文为“第一母语”,一生致力于书写中国故事,也在1938年凭借一系列中国故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当这些故事在庐山上上演时,工人们也为庐山书写了新的篇章:

如果仔细研读一下关于庐山的诗,就会发现,历史上的大诗人们多以仰视的方式来记录庐山——九十九道盘古道修通之前,没有人登顶过庐山。

规划修建别墅的李德立,请来湖北大冶石工在庐山上凿修的莲牯路,是庐山上的第二条上山大路,从修建完成到新中国成立,足足热闹了半个世纪。整个民国时代,就是这条路勾连起了庐山与世界的联系。

▲ 庐山北山公路。摄影/潘立

1952年,炸山的炮声又一次改变了庐山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一年之后,全长35.6千米庐山北山公路建成通车,从九江出发,不到一小时便可直达牯岭。日照峰隧道的开通,更是将山南、山北的公路连为一体。当时,没有哪一座山像庐山的交通一样通畅而方便。

1954年,高30米、桥坝一体的芦林大桥,在玉屏、星洲两峰之间拔地而起,将汹涌山水,化为一个面积9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湖——芦林湖。这座湖不但为庐山上的人们提供生活用水,也将庐山倒影湖中,为庐山新增一道壮丽的风景。

1980年,编剧毕必成将故事片《庐山恋》的场景设置在自己熟悉的庐山上,并由黄祖模拍摄为电影。电影中那个大胆的亲吻镜头,惊鸿一现,成为“新中国电影第一吻”,一经播放,就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掀起了非同凡响的波澜,而电影中的诸多景点,也成为庐山上的热门景点。

▲ 庐山恋电影院。摄影/李鹏飞

从那以后,这部电影每天都要在庐山恋电影院中循环播放,至今已成为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播放时间最长的电影,被写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庐山恋》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也为庐山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她以自己的固执与坚持,向世人展示庐山,同时也告诉所有来到庐山的人:

真实的庐山,远远比你所了解的庐山更加精彩。

- END -

文丨郑礼

图编| DCzhang

地图编辑 | Paprika

参考资料

中华地图学社编 《庐山》中华地图学社 2004

熊炜等编著 《庐山》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5

李国强 《历代名人与庐山》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6

猜你想看

交警教你如何使用搭电线
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的认定
今年流行的多巴胺穿搭,太好看了!
人在单位,“狠人”往往有这几个特征
买排骨,“前排”“中排”“后排”差别很大,弄懂了,少花冤枉钱
每次保养都剩1升机油?这样保存下次接着用,能省不少钱!
新疆自驾归来,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出发前准备事项》
冬季来临“窗雾”困扰 教你几招轻松应对
什么是让右原则?有些老司机都不一定懂,新手司机千万不可大意
没碰到对方为何要承担事故责任?交警详解“非接触性交通事故”,剖析和“碰瓷”的
电动汽车静态无线充电的关键技术和急需解决的科研问题
居家养花,建议你养这5款漂亮花,招财镇宅又皮实,蚊虫都害怕
3D打印是如何工作的?
吃完火锅,衣服上味道太重?一招解决更多小技巧等你解锁
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种油更健康?建议了解一下
劳动仲裁员工胜算大吗?律师告诉你,搞清这4点赢的机会更大
知道这几条白酒酱香的知识,才不愧对你爱喝的酱香酒!
开红酒这么简单,两个回形针就搞定,不需要开瓶器,方法实用
公司压一个月发工资,你会怎么办?聪明的员工这么做
李宇春患的“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为何国内确诊时间平均延误6年?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