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四大误解

Mr.zhuMr.zhu2025-04-21 17:32:20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87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由来已久,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起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添加剂认知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四大误解。

误解一

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

本次调查显示,62%的消费者认为“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长期大量”其实是外行话,真正懂食品安全的专家不会这么说。比如在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时,要充分考虑“终生、每天、大量摄入”的极端情况,因此网络上所谓的“长期大量摄入有害健康”几乎不可能出现。此外,国家标准在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时也是“算总账”,因此大家担心的“叠加效应”也涵盖在内了。

误解二

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

比人工合成更安全?

本次调查显示,70%的消费者认为“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罗云波表示,这种想法可能与人们普遍存在“化学恐惧症”有关,但不论是天然来源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物质”,在管理上也是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方法和准绳去评估其安全性。因此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同样安全的,无论何种来源。

误解三

“0添加”“0防腐剂”更安全?

本次调查显示,66%的消费者认为“0添加”“0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出,“0添加”“0防腐剂”是典型的恐慌营销,利用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不信任,反过来也进一步强化了“食品添加剂有害”的认知。实际上,“0添加”“0防腐剂”并不会更安全,有时还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作用,可能对其他产品形成污名化和不正当竞争,不利于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误解四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食品添加剂?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两种典型的违法添加物,然而本次调查显示,仍有近8成消费者将其误认为食品添加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只有政府批准使用的才是食品添加剂,未经批准而使用的是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混淆了食品添加剂与违法添加物。尽管政府有关部门、专业界和食品行业围绕食品添加剂已经做了大量科普,但很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建议专业界进一步加强传播策略研究,让科学知识和理念真正做到“入耳入心”。文/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

猜你想看

“夏练三伏”,你练对了吗?
锻炼腿部肌肉,深蹲 vs 深蹲硬拉:哪个更适合你?
2022新品热门口红合集
科普|一图读懂《反间谍法》
冬天到了,你们买电动车的朋友过得怎么样?
职场迷局:请求理解是走下坡路,获得尊重才是职场硬道理
从一个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什么样的人算是真正会聊天的人?
必须了解的汽车小知识,全是干货,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胎压为什么不能只打2.5?胎压太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损害
为什么跑高速方向盘会抖动,看完你就知道了
女人最烦这3种称呼,关系再好也别乱叫,会翻脸
高级教师相当于行政干部什么级别?
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到底谁更低?这样算笔账就知道了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领取社保补贴?看了这篇就明白
2022年养老金调整以后,缴纳满15年的个人,能够拿多少钱?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以及如何去品鉴呢?
英国推迟燃油车禁令,中美欧到底谁是小丑?
“东甜北咸”:历经千年而不衰,甜食为何最终“定位“于东南地区?
明年“双轨制”养老金将取缔?企退、机关人员谁更获益?
一文讲清辞退和裁员的区别?认清公司变相裁员伎俩,维护自己权益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