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慎防心血管问题

Mr.zhuMr.zhu2025-05-31 20:22:31来源:优站库 (www.uzkoo.com)阅读:50

冬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冬季成为各种疾病的多发季。如机体不能适应这一变化,抵抗力下降,一些“老毛病”特别容易复发,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便是其中之一。

研究显示,寒冷环境中,血管持续收缩,出汗较少,且血液粘稠运行缓慢,冬季的血压居高难降,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在5℃以上,温度每降低10℃收缩压显著升高5.7mmHg。

同时,冬季天气干燥,唇、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量入侵提供通道,增加感染几率,而感染会加重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各种心脏疾病。此外,很多人在冬季爱久坐,冬季室内通风不良,湿度不易控制,加之南方多数家庭缺少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新陈代谢紊乱,也容易诱发心血管病症。

而在日常生活中,心血管病易发人群,日常如若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七种症状,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就医。

胸痛:应警惕由于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用力排便等因素引起的胸痛;心悸: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渐进性、逐步加重的呼吸困难;突发耳鸣:耳内的血管细小,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非常敏感,容易发生痉挛。微小的血栓也容易堵塞耳内微循环。当耳朵内出现异常声响时,应警惕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紫绀:粘膜和皮肤呈青紫色;眩晕:常有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出汗及血压下降症状;疲劳:心脏病发病常有的症状。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

1.冬季气温降低,要注意保暖。在供暖的房间内,出门前应先在门口打开门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2.生活规律要稳定,尤其是有晨练习惯的人,应以上午10点以后或者下午为宜。早上6-10点,是人体血压较高的一个时段,出门过早,受到寒冷刺激,较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因此,不宜过早进行晨练。

3.在饮食上不要吃得太油,饭菜宜清淡,多吃些蔬菜和瓜果。

4.注意控制血压,经常测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一旦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头痛、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5.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或因生闷气导致血压波动,诱发疾病。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猜你想看

五险一金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这有最新政策
全景天窗逼格高,怎么养护你知道吗?
化学元素的命名
住酒店时,房间的矿泉水最好别喝,很多人都中招
炖牛肉为啥不香?千万别忽略了这2个牛肉焯水的重要技巧
北京退休时养老险缴费不足15年可延缴
一起来科学地认识人体的免疫系统
宇宙天体距离动辄上亿光年,天文学家如何测量如此遥远的距离?
5种花一晒就蔫,放暗处越长越绿,养不好都是弄反了
开车没有使用过S档,即便是拥有十年驾龄,也称不上老司机
真丝、亚麻、棉,到底哪种面料夏天穿最凉快?
2022上半年热门电视剧,你追了哪几部?
普洱茶应该怎么泡?
肾不好,可以喝茶吗,怎么喝最好?
10万块的汽车,1年开多少公里才不算浪费?和打车比,谁便宜?
这些都不是夫妻共同财产!看完这十条再结婚
“AI+区块链”未来产业结构的核心底层基础
互联网人才流动迁徙加剧,这些人都去哪儿了?|潜望观察
车上的自动空调怎么使用?一次给你讲清楚,新手一看就会
汽车保养只换机油就行了?内行:这4个零件不换,跟没保养没区别

推荐站点